舰艇修理质量控制
ship repair quality control
jianting xiuli zhiliang kongzhi
舰艇修理质量控制
在舰艇修理过程中对修理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活动。目的是保证将舰艇各种修理的质量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是舰艇修理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修理过程中,通常对舰艇修理质量指标进行分解,并作适当前伸与后延,实现对舰艇修理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舰艇的船体及其各系统、武器、设备、装置的修理质量,按要求达到修理舰艇规定的性能指标。
保证修理质量的基本要素 舰艇在修理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影响修理质量的基本要素。根据所承担的修理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达到各要素间的最佳组合,以提高修理质量并保持其稳定性。这些基本要素包括6个方面:①人员素质。主要指投入修理工作的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质量意识,以及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投入工作的精力等。②机器设备。包括用于修理的机器设备及其各部分的制造精度,修理和维护保养状况,以及工、夹、模具的配套等情况。③原材料。用于修理的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切削、焊接性能,形状及其规格等。④工艺规程。包括修理、加工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工装选用、检测和试验方法等。⑤计量与标准。包括通用和专用的机械度量器具、电子仪器和热工仪表等的计量。⑥环境。指船坞、船排、码头等的地理环境及所处水域,以及修理场所(车间)的温度、湿度、清洁卫生、照明度、噪声干扰等情况。
控制修理质量的基本方法 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对各项修理的技术活动,实施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管理,保证修理舰艇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控制修理质量的基本方法有:①进行修理质量意识的教育。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养成文明修船的习惯和为舰艇服务的思想。②建立修理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和修理质量责任制。③对修理质量实行全过程管理。从修理方案设计到修理作业确定,从事先质量控制到事后质量检验,实施全过程监控。④对修理质量实行全员参与管理活动。建立健全修船质量检验组织、培训修理人员制度和激励机制,把修理质量控制的计划、目标、措施落实到每个有关人员的职责上,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⑤对修理质量实行全面控制。从全面提高修理技术、修理工艺、组织管理能力入手,确保修理质量稳定可靠。⑥针对修理质量上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制定质量计划和各项达到质量指标的措施。⑦建立健全修理质量检验制度。把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结合起来,做好修前检查、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等工作。⑧在修理过程各阶段中,正确应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相关图、控制图等现代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进行修理质量控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对修理质量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等。
控制修理质量的重点 按修理过程中的控制顺序包括修前、修理过程和修后3部分。①修前控制的重点,除对舰艇适修性设计的监控外,还有:生产技术准备(含外购件、图纸资料、检验计划等)、预试航、试车、修理工程勘验,修理工程明细表编制、专用设备、工装、检测工具、修理工艺以及上岗人员合格证的审核等。②修理过程中控制的重点,有坞内修理工程、拆卸鉴定、船体换板、焊接、涂装,螺旋桨、舵、轴系及水下装置修理,管系、电缆敷设,锻、铸、热处理,表面处理、粘接和船体舱室的水密性,以及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航行试验(潜艇中、小修后进行试潜)等。经单项验收、系统联调合格后再进行总验收。③修后控制的重点是:做好对修理舰艇保修工作,这是对修理质量控制的一种继续和补充。各类修理类别的保修期有所不同,一般中修为6个月、小修4个月、坞(排)修2个月。对修后使用效果进行调研,收集舰艇部队对修理质量的反馈信息,及时组织到舰艇部队解决修理中发生的质量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修理质量将从舰艇的研制、设计、生产、维修、使用各个环节中得到控制。运用科学方法,随时掌握修理质量动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尚未发生之前,确保舰艇修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