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故事 > 病入膏肓的由来

病入膏肓的由来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5-17 15:22:41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出自《左传》。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相传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便向秦国请求派医生为其诊病,秦桓公派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叫医缓的去给他治病。

晋景公

晋景公

在医缓赶往晋国的途中,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医缓到了晋国,认真给晋景公诊断后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缓,让他回秦国去了。

后来,人们就常用“病入膏肓”来说明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性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衰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治,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捏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

标签:中医故事
故事:
声明:病入膏肓的由来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