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故事 > 中医与太极拳的渊源

中医与太极拳的渊源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5-26 11:55:28

2005年9月《千思百问太极拳》一书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作者之一的高壮飞先生退休前为北京普仁医院的中医主治医师。

2003年11月,中国书店以繁体字的形式,出版了著名老中医吉良晨教授的太极拳专著《杨氏太极拳真义》一书。

上面说的两位先生都是学院派出身的中医专家,他们因医术而知名,也因太极拳正宗传人的身份在太极拳界很有影响。高壮飞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传人,师承著名太极拳家王培生先生;吉良晨先生则是杨式太极拳名家崔毅士的亲传弟子。

出版太极拳专著的中医专家还有“南陆北李”,南陆指的是陆锦川先生,北李指的是李兆生先生。他们都秉承家传和师传,在弱冠之年就开始悬壶济世,但他们之所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则得益于他们40岁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太极拳、太极文化的普及上。他们所传授的太极拳,不同于流行太极拳,其内涵更丰富,其哲理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陆锦川先生是道家太极门的传人,李兆生先生是武当派先天太极拳的传人。

太极拳

太极拳

把目光看得更远一些,在20世纪中叶及后期,周潜川、胡耀贞、郑怀贤、马礼堂、赵绍琴等中医名家,都通太极拳。郑怀贤年轻的时候,曾以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成员的身份,于1936年赴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并在会上表演过中国功夫。中年之后,他担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一职达23年之久,并当选过全国武术协会主席。他的医骨伤科造诣很深,人称“骨伤圣手。”他的太极拳功夫直接学自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

为什么这么多医学专家懂得太极拳呢?名医吉良晨的说法既简单又实在:“一个医生首先自己要身体健康,给病人治病才更有说服力。”由此看来,太极拳不应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应是医学的组成部分。这种医学,可以称之为预防医学。

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不仅医术非常高明,而且还经常到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汪永泉先生家求学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每一式都讲求神意气所组成的太极之阴和形体动作所构成的太极之阳的转化和互孕。阴阳是太极之母,明阴阳,既是太极拳者功夫有成的标志,也是中医专家进入大家境界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家通太极拳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太极拳界的人士津津乐道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但是,从《黄帝内经》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雏形可能来源于中医的治疗实践。比如,《黄帝内经》中多次强调,治疗疾病,可采用“导引按 ”的方法,王冰解释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 ,谓捷举手足。”东汉名医华佗是一个做到了太极拳“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人,他长寿的秘诀,无疑离不开自己的中医保养,这其中,自己所编创的五禽戏功不可没。据了解,五禽戏现已成为有的太极拳门派的内功训练项目了。1975年出土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帛书《导引图》中有图44幅,其中的许多图形,和当今流行太极拳的动作很相似。

中医的许多经典理论,仿佛蕴藏着太极拳功夫的关窍。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的论述,和太极拳所主张的“开合、出入、升降、聚散、化”本身不就是一回事吗?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云:“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太极拳神意气和形体所酝酿的连绵不断之动,不正是生生不已的“恒”动吗?

东汉名医华佗所指出的合理运动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就是太极拳最根本的运动观吗?

中医大夫几乎都习练24式简化太极拳。但练着练着,一些人就有了疑问,甚至会产生太极拳不过如此的感慨。这不是太极拳的错,因为,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编创,据说参考了苏联舞蹈专家和体育专家的意见,因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没有更多的表现出来。虽然,配合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专家们也做了一些医学机理方面的研究。

著名中医家周潜川先生曾明确表示过:“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练太极功的人,大约十分之三四犯了上述偏差,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虚阳上逆症(血压高的病因之一),左半边身体发麻症(阴分受病的现象),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

非常可惜的是,周潜川先生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

还好,我们的中医专家们并没有迷失方向。就像他们曾拜师薪火相传地保留了中医一样,回归传统太极拳,几乎成为他们或者他们后人(传人)的必然选择。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其孙孔令谦,不仅成为“孔伯华养生医馆”的总经理,而且还遵从父亲(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称号的52个人中的一位)的旨意,在少年时代,就拜孙式太极第二代掌门孙剑云、陈氏太极第十八代传人田秀臣为师,如今,他的传统太极拳的功底已经很深厚了。

家住北京隆福寺街的王友虞,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身份。其一,李式太极拳的第4代传人,主要师承了第3代传人陈丹肪(亦为京城的名医);其二,7岁开始背诵医学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跟爷爷、外公和师父学习中医、针灸,并拜“四大名医”为师深研中医。 李琏,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世家。其父李介鸣教授,为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李琏本人自幼从其父学中医,后侍诊学习于祝谌予、董德懋等名家,并攻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在他16岁(1968年)时,开始随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吴图南先生曾向太医院正李子裕先生学过医道,太极拳很有成就,寿至105岁)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等。如今,他在太极拳上很有造诣,已出版《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一书。

曾担任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吕炳奎老中医,则指令其子嘉澄随吉良晨教授学练太极拳。如今在国外工作的嘉澄,仍坚持每天练拳,很有收获“世上有健康长寿之法,无长生不老之术。”要防患于未然,提高人的生命系数,缩短人的衰老时间,是医者之大愿也。这样的“大愿”,医者或许真的需要太极拳的帮助;反过来说,练太极拳者,也很需要医者的帮助。

或许,太极拳与中医,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阴一阳,不可须臾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共生共荣。太极拳因推手(亦称揉手)而训练出来的听劲功夫,其本质和中医的“号脉”没什么不同。如果中医大夫的号脉水平高,进行太极拳的推手(揉手)训练,则必然会事半功倍,太极拳的听劲功夫能很快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太极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气化的理论之来源,很可能源自中医的“气化论”。如果中医大夫们通过传统太极拳的锤炼,体验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实不虚,对中医的理解,就有可能突破名相(名词术语)的障碍,抵达中医的核心地带。

以太极而命名的“太极拳”所表达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古人所发现的宇宙真理——遍布宇宙的物质之气的两极性——广大之极与细小之极,合之曰‘太极’也!

因为“太极”所包含的两极之性,故称“太极本无极”。

太极、阴阳、三才、五行、八卦等,这些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气质的核心内容,因太极拳的诞生,而强化了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因中医学的诞生,而拓展了其“吾养吾浩然之气”的生命活力。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的经典如是说。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太极拳的经典如是说。

标签:中医故事
故事:
声明:中医与太极拳的渊源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