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叶挺

叶挺

拼音:ye tinɡ
最后更新时间:2021-09-07 23:57:48

叶挺简介

【生卒】:1896—1946

 

【军衔】:将军

【介绍】: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无产阶级军事家。

叶挺原名询,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周田村的农民家庭。7岁时进本村的腾云学堂读书,学习成绩优秀。当时学堂聘了一位名叫陈敬如的老师,时常给学生们讲中华贫弱受欺的历史,并指导同学们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激励大家发奋读书,长大了救国救民。“叶挺”这个名字也是他给起的,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1911年叶挺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读书。惠州是革命党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叶挺来到这里读书后,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十分钦佩。不久,即投考在广州黄埔的陆军小学。1914年毕业后又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称武汉南湖陆军小学)。1916年毕业,欲去德国留学,继续深造,但家庭及亲友无力资助,只得作罢,返乡暂居。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手中。孙中山进行护国护法运动。1919年,叶挺经同学邓士章介绍,前往漳州投奔孙中山的护法军,从此开始革命生涯。先后任参谋、营长等职。1924年,经孙中山同意,叶挺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该校学习期间,他在思想上完成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叶挺离开苏联,经上海到广州,置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陈延年等领导人把筹建独立团的任务交给了他。经过紧张的准备,独立团很快组建起来,叶挺任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独立团斩关夺隘,屡建奇勋,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本人被誉为“北伐名将”。

大革命失败后,叶挺率领所部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南昌起义代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军事总指挥。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的通缉,在中国共产党内又受到错误的清算,因而愤然出走,过了10年流亡生活。这期间,国民党政府曾对他进行利诱,许诺只要他肯反共,就可以委以重要军职,但遭到拒绝。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淞沪抗战开始后,南京、上海、杭州及长江下游地区形势不断恶化,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1937年10月2日国共双方就此问题达成了协议。在国共双方物色这支统编后的部队统帅时,叶挺欣然表示愿意接受这一使命,并提议将这些游击部队组编成一个军,番号定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以示发扬北伐战争中独立团的光荣传统。

1937年10月初,叶挺抵达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与秦邦宪、叶剑英商谈关于组建新四军的有关问题。11月3日叶挺专程到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延安还举行欢迎大会,赞扬他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接见叶挺,向他详细介绍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解释了中共的抗日方针与政策,还就组建新四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叶挺则表示今后要听共产党的话,坚持抗战到底。在延安,叶挺还同项英就新四军的改编工作做了交谈。11月12日,叶挺飞抵武汉。第二天就以新四军军长名义向记者发表谈话,强调团结抗日,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建新四军的工作中。他不仅积极与各地游击队取得联系,还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尽可能吸收那些同情革命、拥护抗战的军官和知识分子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的指示,四处联系、动员和吸收了一大批愿意接受党的领导、愿意为抗战事业尽力的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军人到新四军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成立,下辖4个支队共9个团1万人,6000多支枪。2月20日,叶挺下令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各地游击队向皖南岩寺地区集中,江北鄂、豫、皖及豫鄂边游击队分别向七里坪、竹沟两地集中。

1939年春,叶挺和陈毅合影

蒋介石历来重视嫡系,新四军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隶属于国民政府,按规定应由国民党政府支付军费。但是,由于这支部队是由红军游击队改编的,蒋介石便千方百计限制它。国民党1个师每月军费20万元,但新四军仅能领到4.5万元。新四军的武器十分粗劣,弹药也十分缺乏,国民党政府也不予补充。为了筹集资金、发展新四军,叶挺利用各种关系先后到海内外去活动,不仅筹集到大量资金,还购置了一大批枪支弹药。新四军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

叶挺与周恩来、项英在一起

新四军活动的地区形势错综复杂,不仅有日军,还有伪军、土匪、忠义救国军,而且国民党顽固派还不断制造摩擦。叶挺虽然多年流落他乡,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与日、伪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团结和利用中间力量,于是部队发展很快。新四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不安,尤其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侵略军把攻击目标对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频繁进攻新四军,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经常制造摩擦。在叶挺的指挥下,新四军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所制造的摩擦。

当时,叶挺的共产党党籍还没有恢复,但是,他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各项指示。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前往云岭新四军军部,指示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叶挺衷心拥护这一指示,并积极付诸行动,先后创建了苏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1939年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开始了皖东的抗战局面,建立了皖东抗日根据地,为了加强和统一江北地区各部队的领导,成立了江北指挥部,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将第1支队和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为贯彻向北发展的指示,积极组织挺进纵队渡江北上。

叶挺非常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战斗间隙,总要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在战场上和训练上,对部队要求很严,对不服从命令或临阵脱逃的人处理很严厉。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对部下关怀备至,平时对下级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常与战士们交谈在训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939年3月10日,主持总结新四军一年来对日作战经验,写成《关于新四军对敌作战说明书》。同月18日,在新四军参谋会议上做了题为《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和指挥》的报告,阐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强调参谋机关、参谋业务建设和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此报告全文发表于《抗敌》杂志5月号上。

新四军在叶挺等人指挥下,兵力越打越强,仗越打越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但是,在新四军奋力杀敌之时,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事变过程中,叶挺带领部队英勇战斗,视死如归。1月14日下午4时,为了保全一大批高级干部和部队,他按照中共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的提议,带领十多名随员,下山与国民党顽军谈判,竟被扣押,后又被投入监狱长达五年余之久。

叶挺被扣押后,先后被关在江西上饶、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在狱中,他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国民党多次对他说,只要改变信仰,即可获得自由,但均遭他的严词拒绝。中共中央十分关注叶挺的安危,为争取他的自由,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直到1946年3月4日,国民党当局才被迫同意中共的要求,释放叶挺。1946年3月7日,叶挺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1946年4月8日清晨,叶挺偕夫人及一双儿女与王若飞等人一行乘飞机由重庆去延安,飞机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撞山焚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4月13日,《新华日报》社论称叶挺是“北伐时期的虎将,抗日时期的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