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岳飞

岳飞

最后更新时间:2016-10-30 09:31:52

岳飞简介

岳飞像(选自南宋刘松年所作的“中兴四将”图)

岳飞像(选自南宋刘松年所作的“中兴四将”图)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将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因谋反罪被宋高宗赐死,宋孝宗为之平反,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鸩,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战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文学中的岳飞

孝道

在所有的故事中,岳飞被同时描绘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完美军人与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模范。这些故事有的强调他与生具来的民族主义精神,如(岳母刺字)(虚构),其母通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亦有“精忠报国”一说)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这个民间杜撰的故事也体现了他的“孝道”,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社会有特殊寓意。《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杀舅挖心的故事:岳飞以通泰州镇抚使方退屯于江阴军。戊申被命,已本进发。癸丑到宜兴,取老小到徽州。有百姓诉其舅姚某搔扰。飞白其母。责之曰:”舅所为如此。有累于飞。飞能容。恐军情与军法不能容。”母亦苦劝而止。他日,飞与兵官押马,舅亦同徒。舅出飞马前而驰约数十步,引弓满,回身射飞,中共鞍鞒。飞邓马,逐舅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破其心,然后碎割之归。白其母。母曰:“我锺爱此弟,何遽如此。”飞曰:“若一箭或上或下,则飞死矣。为舅所杀,母虽欲一日安,不可得也。所以中鞍鞒者,乃天相飞也。今日不杀舅,他日必为舅所害,故不如杀之。”母意亦解。

军事

有的故事强调他的军事天才,在《岳家军》等民间文学作品中,岳家军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令行禁止,甚至让敌人也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他出师百战百胜,朱仙镇大捷,将金兵打得一败涂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着重描绘了他的个人悲剧,并把它和民族命运相联系。

政治

这些描写的共同范式如下:在战局顺利,本可直捣金国黄龙府的情况下,岳飞被南宋皇帝赵构十二道金牌招回,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些描写体现了中国社会不自觉的“泛道德化”倾向,即用道德标准评价政治事件,把政治矛盾描绘为政治人物“忠”,“奸”的道德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岳飞被诬陷至死而宁死不反,体现了儒家的忠君之道,也同时为这些作品所肯定。在明代话本《黄龙府》中,作者采取了反历史主义的立场,将历史改写为岳飞打败金朝军队,“直捣黄龙”。关于冤屈与忠诚的类似的命题也可以在《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中被发现。

岳飞婚姻家庭

婚姻

岳飞一生结婚两次,第一次在15岁结婚,妻子刘氏,婚后1年,生了岳云;婚后8年,生了岳雷。后来因为岳飞在外当兵,家庭贫困,家乡汤阴县被金国占据,刘氏最终撇下了两名儿子改嫁。岳飞第二次结婚是在26至27岁时,妻子李娃,为岳飞生了岳霖、岳震和岳霆。1179年,75岁的李娃在江州病逝。

  • 岳云,岳飞长子。
  • 岳雷,岳飞次子。
  • 岳霖,岳飞三子。
  • 岳震,岳飞四子。
  • 岳霆,岳飞五子。

  • 岳安娘
  • 岳银瓶一说其本名为岳孝娥

  • 岳甫,岳云之子。
  • 岳申,岳云之子。
  • 岳珂,岳霖之子。
  • 李之兰, 岳霆五世孙之子。

对岳飞的评价

宋人评价

岳飞在南宋评价甚高。朱熹与门生论岳飞,门生问:“岳侯若作事,何如张韩?"朱熹说:“张韩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门生又问:“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朱熹答道:“次第无人。”陆游有诗“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宋孝宗对飞子岳霖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杭州岳王庙中岳飞像

杭州岳王庙中岳飞像

《宋史》评价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金人评价

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儒略历1142年1月27日)被杀,南宋使节马上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高宗生母韦太后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绍兴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韦太后启程回宋。“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祹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同年八月,韦太后和刘祹到达临安。刘祹问南宋官员:“岳飞以何罪而死?”南宋接伴官回答:“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此抵诛。”刘祹嘲讽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刘邦)所谓‘项籍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岳)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儒略历1206年),金章宗写诏书招降吴曦时说:“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且你自己评价一下自身能否比得上岳飞?岳飞这样的威名战功,南宋北金之人全都知晓;结果有朝一日被宋廷猜忌,就被杀且连累亲族,难道这还不可怕么!)金国皇帝于此直接承认岳飞的战力和威名。

金国女真将领最畏服岳飞,平日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其为“岳爷爷”。闻知岳飞死讯,喝酒相庆。被扣押在金国的宋使洪皓目睹此情此景,给南宋朝廷的密信中写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明代评价

明太祖认为神灵至上、不能加封,明初至景泰年间均承祖制并未加封过任何一位神祇,故将岳飞入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明神宗加封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庙法天尊岳圣帝君。

清人评价

王夫之评价:“岳飞之能取中原与否,非所敢知也;其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正恐其不能胜任之在此也。受命秉钺,以躯命与劲敌争死生,枢机之制,岂谈笑慰藉、苞苴牍竿之小智,以得悠悠之欢慕者所可任哉。”

康熙帝也曾钦赐给岳飞23世裔孙、刑部掌印岳镇九伴朝銮驾和蟒服。

乾隆帝多次造访杭州岳飞祠墓,并且亲自撰写《岳武穆论》,还题对联一副:“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现代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岳飞为民族英雄。2002年,教育部也对网络上流传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进行了澄清,称岳飞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相关的书籍著作

《岳飞传》

作者:谢凤岗 昭富年代:当代

《岳飞传》是由还珠楼主编写的通俗小说。主要讲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 [阅读]

岳飞的故事

    岳飞洒泪书两表

    岳飞洒泪书两表

    清晨,武侯祠道士来请安献茶,摆出文房四宝,请他留下墨宝。岳飞欣然应允,把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书写了出来。在写的时候,他异常激动,涕泪四流。写完搁笔,出了一口长气,仿佛胸中抑郁之气稍稍得到舒展。 [阅读]

    张飞杀岳飞

    张飞杀岳飞

    “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这是句笑话,不过,据说是有来由的。张飞死后,阴灵直往南天门,去见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念他一生忠义,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就封张飞为南天门的大地神,享受人间每天的祭拜。 [阅读]

    岳飞和萝卜王

    岳飞和萝卜王

    岳飞正在犹疑,迎面走来一个挑着柴火的中年汉子,哼着山歌:“荒年萝卜不用愁,扯个萝卜哪算偷?砖圹萝卜吃不尽,萝卜年年烂地头。” [阅读]

    铁人助阵岳家军

    铁人助阵岳家军

    据说在南宋时,为抗击北方金军对汉民族不断的欺侮侵犯,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大军赴中原地区与金军作战,经嵩山北麓祭奠宋皇帝陵后,又入中岳庙瞻仰朝拜。 [阅读]

    岳飞与祁东砖圹萝卜

    岳飞与祁东砖圹萝卜

    传说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曾率领十万人马路过祁东砖圹。这一年久旱不雨,号称“水乡泽国”的湖南田土,竞也干裂得象乌龟壳一样。唯独那砖圹三里见方的地方,萝卜却长得十分青翠。 [阅读]

    岳飞与欢潭

    岳飞与欢潭

    岳飞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兵,浩浩荡荡路过这个村庄。火红的日头,晒得岳家军人人口干唇裂,饥肠辘。傍晚,岳大帅传令宿营。 [阅读]

    岳飞买马

    岳飞买马

    王贵等人的战马兵器均已准备完毕,唯独大哥岳飞的坐骑仍无着落。三兄弟与师傅一合计,决定到汤阴庙会走上一遭,或许能为大哥选匹如意战驹。 [阅读]

    岳飞的系马桩

    岳飞的系马桩

    这时候,有人看到了岳飞用过的一根系马桩,便赶紧拔了起来,恭恭敬敬地把它倒插在静宝嘴山头上,使远近的人们早晚都能看到它。 [阅读]

岳飞的野史解密

    豉母冢

    豉母冢

    相传岳家军在攻占被金兵占领的邓州城时,得了瘟疫。一位卖豆豉的老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每天用豆豉、绿豆等物熬成的豆豉汤一罐一罐送到岳飞的兵营里。 [阅读]

    延佑观题字

    延佑观题字

    相传泰兴城里的延佑观竣工时,一个老木匠请驻扎在城里的岳飞题字,岳飞刚刚写完延佑和“观”字的一半,门前兵丁报告金兵入侵,岳飞闻报飞马而去,剩下的半个字由写字比较好的蔡老先生补写。 [阅读]

    腊月二十九祭岳飞

    腊月二十九祭岳飞

    腊月二十九祭祀岳飞,了解岳飞精忠报国,力抗金兵的事迹。吃油灼桧,祀岳飞。岳飞,宋朝相州汤阴人,字鹏举,最初以勇猛善战应征入伍,在战斗中显示出杰出的才能。 [阅读]

    岳飞与腊八粥的来历

    岳飞与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的来历有很多的传说,有的说与释迦摩尼有关,有的说与朱元璋有关,在河南民间至今还有一种传说,吃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宋朝民族英雄岳飞。 [阅读]

    岳飞请立资宗之迷

    岳飞请立资宗之迷

    岳飞请立资宗之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有关资宗的解释,本身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有人认为资宗即“跻宗”,“跻”字作“升”。 [阅读]

    岳飞长什么样?

    岳飞长什么样?

    在途中,皇太后曾问:“大小眼将军如何?”随从回答:“岳飞已死。”皇太后叹息了很久。从她称呼岳飞的绰号看,岳飞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 [阅读]

    岳飞大破铁塔兵

    岳飞大破铁塔兵

    针对金兀术的战术,岳飞提出自己的策略:铁塔兵身躯虽然高大,但是笨重;铁甲尽管坚固,那四脚却露在下面。这正好利用我军的盾牌军,只要把四只马脚中的一只砍断,整座铁塔就完啦! [阅读]

    岳飞巧用离间计

    岳飞巧用离间计

    岳飞,宋将,文武全才,曾使用离间计让金主废掉刘豫。出兵之前那天晚上,岳飞久久不能平静:“汉奸刘豫投降金主,卖国求荣,被金主立为大齐皇帝,这贼对宋朝威胁极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