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诸葛亮 > 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孔明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诸葛亮与茶的传说

诸葛亮与茶的传说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

更多 >>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

就这样,孟获一次次被诸葛亮活捉,一次次又被他释放了,反反复复捉了又放,放了又捉,前后一共将经历了7次。到了第七次的时候,孟获终于输得心服口服了,因为他不只是佩服被诸葛亮的过人智慧,也被诸葛亮那宽广的胸怀所折服。更多 >>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蜀军一直退到了山谷中才对外宣布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当时的老百姓为这件事情编了一句话:“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司马懿听了,自我解嘲地笑着说:“我能估计到诸葛亮活着,可不敢估计他死了呀。”更多 >>

曹操三请诸葛亮

曹操三请诸葛亮

程昱向曹操举荐他的师兄诸葛亮,说此人比他和徐庶都高出一头。曹操也耳闻诸葛亮有超群之才,就领着程昱、曹洪,带上重礼去卧龙冈聘请诸葛亮。到了卧龙冈下,人困马乏,他吩咐在路边茶馆歇脚,叫曹洪去茅庐请诸葛亮来叙谈。更多 >>

姜维学枪法

姜维学枪法

他见姜维是个人才,想让姜维诚心归顺蜀国,才故意舞了这套花枪。孔明当即收了姜维为徒弟,时时抽空教他枪法。不料,花枪枪法的套路还没教完,诸葛亮就在五丈原病倒了。他怕枪法失传,在病床前也天天给姜维讲枪法。更多 >>

竹筒保驾救刘备

竹筒保驾救刘备

为夺回荆州,周瑜摆下鸿门宴,单请刘备。刘备接到请帖,不去怕人耻笑,去了又有危险。诸葛亮叫刘备去,并交给赵云一个小竹筒,令他保驾赴宴。更多 >>

诸葛亮送雅号给庞统

诸葛亮送雅号给庞统

庞统在蒲圻江边西山隐居读书。不久,孙、刘和曹操在大江摆阵准备交战,西山成了联军的防地。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听说庞统住这里,有空就相约去坐坐,庞统的茅庵便成了名士聚会的场所。更多 >>

黄月英的思夫数字信

黄月英的思夫数字信

“一别君颜,两地情牵。原说三四月可回转,谁知一去五六年,惹得外人七嘴八舌来闲谈,何故久久不回还。好比风筝断了线,叫我十里长亭望眼欲穿。每日里百般想千般念,万种情思随征雁。今又把万语千言写情愫,捧书百拜夫君前。”更多 >>

诸葛亮智服年羹尧

诸葛亮智服年羹尧

石碑掀倒了,不料碑脚下还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写道:“还有清朝年羹尧。”年大将军一见大吃一惊。他惊叹诸葛亮的高明,立即命令士兵把大石碑重新立好,把那小石碑也立在旁边。更多 >>

刘伯温为何会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刘伯温为何会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刘伯温叹息说:“诸葛先生前知五百年,后知一千年,我刘某不能及也!”他命令重新挂好那匾。从此,对诸葛亮的才智心服口服。更多 >>

诸葛亮智胜刘伯温

诸葛亮智胜刘伯温

重新立碑时,奇怪的事出现了,那小碑的背面显出一排字来,刻着:“刘伯温真有才,不该后退十里来;刘伯温真有能,不知身后还有人。”刘伯温大吃一惊:诸葛亮知道他身后有我刘伯温,可我确实不知道以后还有谁是能人。更多 >>

马允刚掘墓现碑

马允刚掘墓现碑

清朝嘉庆年间,勉县来了个新知县,叫马允刚。这人喜欢名胜古迹,自视有点才学,常常自以为是。他上任不久就去武侯墓,在墓前墓后转了几圈后,拿出罗盘四处比划,然后说:“这里不可能是诸葛亮的真墓,我要掘墓验证一下。”更多 >>

真假武侯墓

真假武侯墓

大伙纷纷出钱出力,在真墓的南边靠山处垒起一个假墓来。这个假墓比真墓还修得气派,一块大墓碑上写着:“汉丞相诸葛亮武侯之真墓”十一个大字。这样以假乱真,再有盗墓的就不会去挖真墓了。更多 >>

曹彬拆武侯祠奇遇

曹彬拆武侯祠奇遇

北宋初年,都监曹彬攻克成都后,特地到武侯祠一游。他见祠宇气势不凡,建筑雄伟壮观,颇不服气,便对随从的官员说:“孔明虽忠于汉室,但他多次出征,结果无所收获,劳民伤财,怎配有这样大的祠堂?”于是,传令拆去祠庙。更多 >>

武侯祠古柏

武侯祠古柏

诸葛亮死后,人们把他的祠庙也建在柏树旁。到了唐朝,武侯古柏长得分外繁盛,树干参天,根如盘龙,远远望去,一片绿云。李商隐游武侯祠,看到柏树也诗兴大发,写下《武侯庙古柏》。更多 >>

诸葛亮临终留锦囊救玄孙

诸葛亮临终留锦囊救玄孙

诸葛亮临死时,交给儿子一个锦囊,说:“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谁遇到杀身之祸,方可拿出来见官。”这锦囊在诸葛亮子孙手中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第七代玄孙诸葛玲。更多 >>

诸葛亮用计保茅庐

诸葛亮用计保茅庐

于是他不顾百姓反对,拆掉诸葛亮的茅屋,挖掉屋基要造陵墓。挖开屋基时,下面有一块石碑,碑文是:“地本襄王地,借居一千年。襄王来到此,茅屋移东边。”下署“诸葛亮题”。更多 >>

四川人头上的白帕

四川人头上的白帕

在头上缠白帕是给人戴孝,可四川农村的百姓以前都喜欢在头上缠一条白帕。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是给诸葛亮戴孝遗留下来的。诸葛亮忠勤国事,体恤百姓,他在五丈原军中病死的消息传来,蜀国百姓悲伤极了,像亲生父母病故一样。更多 >>

死诸葛斩活邓艾

死诸葛斩活邓艾

邓艾灭蜀后回军,路过勉县,见武侯祠庙宇辉煌,冷笑说:“亡国之臣,也配享受人间香火!”就杀气腾腾朝里走,打算放火烧庙。忽见二门上写着:“诸葛死,邓艾生,死诸葛斩活邓艾!”更多 >>

诸葛遗葬定军山

诸葛遗葬定军山

诸葛亮的空城计只能骗一时,不能骗一世。当司马懿清醒过来后,立即回马偷袭诸葛亮汉中的大营,抢占了军事要塞定军山。诸葛亮回到汉中,决定用计夺回定军山。他派人告诉司马懿,要去天荡山选墓地,请魏军让出一条路来。更多 >>

死诸葛治活司马

死诸葛治活司马

正在绝望之时,司马懿低头看到脚下一块石板上有一行小字:“祭墓两时辰,饶尔一性命;脱尽盔和甲,方可离此地。”三人才手忙脚乱脱去盔甲,狼狈逃走了。原来,诸葛亮令人在墓前石碑下埋了一大块吸铁石。更多 >>

司马懿盗墓丧命

司马懿盗墓丧命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有部天书,听说他死了,就想出盗墓取天书的主意。进入墓内,他把天书拿在手里,天书上撒了一层黄粉,他以为是落上去的黄土,就拍了拍,结果中毒了。天书上最后一页写着:“书上有药粉,毒死司马懿。”更多 >>

诸葛亮遗计埋坟

诸葛亮遗计埋坟

诸葛亮临死时,吩咐姜维办理他的安葬事宜。他选了两名犯人抬棺挖坟,一名犯人在家做饭、打杂,办完事后有赏银二十两。他死后,姜维按吩咐督办。两个犯人抬着棺材走了半天,在定军山脚挖个坑把诸葛亮安葬了。更多 >>

诸葛亮巧做抽屉

诸葛亮巧做抽屉

其实,诸葛亮确实病重,每顿只能吃半碗饭。他当着魏国使者的面吃的六碗饭都倒进案台下的木盒子里,只有最后半碗才是真吃的。使者不知案台下有木盒,司马懿因此又受骗,直到诸葛亮病重去世,他也不知道这个秘密。更多 >>

诸葛亮与清明鸟

诸葛亮与清明鸟

这叫声说不出是悠扬还是凄楚,人们都把这种鸟叫清明鸟,说是诸葛亮拔羽扇毛救过的那种鸟,它们不忘诸葛亮的救命之恩,年年清明,都要招呼人们去武侯墓赶庙会。更多 >>

诸葛亮用假碗骗司马懿

诸葛亮用假碗骗司马懿

一天,司马懿派人来见诸葛亮,声称感谢送去的礼物。诸葛亮明白这是来刺探他的身体状况,于是做了一个碗。这碗外型与普通碗一模一样,只是碗壁厚,碗口小,一两口饭就能把这碗装满。更多 >>

木牛流马运黄沙

木牛流马运黄沙

蜀军推着木牛流马走到半路,魏军就来劫粮,不料抢了些黄沙回去。原来,司马懿打探得蜀军夜晚又运粮,他想,白天大摇大摆运粮是诱饵,夜里偷偷摸摸干肯定是真运粮。岂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出兵偷袭抢到的只是黄沙。更多 >>

诸葛亮巧计竟对司马懿毫无作用?

诸葛亮巧计竟对司马懿毫无作用?

司马懿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笑嘻嘻穿戴起凤冠霞帔。诸葛亮没料到司马懿有如此度量,自己的巧计竟毫无作用。他不由得长叹一声,想到北伐的前途,口吐鲜血,昏了过去。更多 >>

诸葛亮土堆做粮骗司马

诸葛亮土堆做粮骗司马

他想:饿不跑诸葛亮,只得出兵决一死战了。结果,司马懿上当受骗,大败而还。至今,还可以在五丈原看到很多圆形土堆,就是诸葛亮当年垒的假粮堆,人们叫它墩台。更多 >>

棋盘山的传说

棋盘山的传说

老人起身告辞,飘然而去。诸葛亮拱手拜谢,深感受益匪浅。据说,诸葛亮后来火烧胡芦峪,不发丧退兵等方法,都是与老人下棋悟出来的。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棋盘山,把诸葛亮与老人下棋的那块巨石叫棋盘石。更多 >>

石龙吐水救诸葛亮

石龙吐水救诸葛亮

石龙晚上给诸葛亮托梦,让蜀军在住地周围挖些大土坑。诸葛亮梦见有石龙来吐水,很高兴,醒来就命令军士们挖坑。坑挖好后,石龙每天晚上就吸足石头河的水,然后吐到蜀军挖的土坑中。更多 >>

五丈原下的诸葛泉

五丈原下的诸葛泉

从此,五丈原有了泉水。人们为感谢诸葛亮的求水之恩,把这泉称为诸葛泉。据说,诸葛泉至今还在五丈原脚下的五星村,泉水冬暖夏凉,甘甜可口。更多 >>

定军山的挡箭石

定军山的挡箭石

在定军山北边半山上,有一块比人高的大石矗立在那里。这石头上有一支雕翎箭的印子和被箭射破的石缝,据说,这块大石挡住了射向诸葛亮的箭。那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来到勉县。更多 >>

诸葛亮巧出算题退司马

诸葛亮巧出算题退司马

诸葛亮率军在定军山扎营,司马懿得知蜀军兵马不多,就带领一支人马去偷袭。诸葛亮得到消息,对关兴、张苞说:“我有一计,可以退敌。”关、张二小将问是什么妙计。更多 >>

救命的米汤

救命的米汤

更奇怪的是,这米汤不仅甘甜止渴,而且清香止饿,所以,将士们都说这泉眼流出来的是解危救命汤。这以后,人们便把那座山叫做米仓山,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叫。更多 >>

诸葛菜的由来

诸葛菜的由来

诸葛亮带领十万大军在前方打仗,一天不知要吃多少菜。前方菜少,后方又太远,士兵常常没有菜吃,日子长了,个个脸色苍白,精神不振。诸葛亮十分焦急。更多 >>

诸葛亮请小卒上座

诸葛亮请小卒上座

当时桌子靠墙,三面坐六人,满满的,怎么坐呢?张苞一想,动手将桌子向外搬一尺,靠墙安上两把椅子,请老军座。诸葛亮说:“在空城计中,你俩立了首功,这就算首席,请上座吧!”大家一致说好。更多 >>

木棉锦缎为什么又叫诸葛锦

木棉锦缎为什么又叫诸葛锦

诸葛亮发现当地盛产的木棉,既可以织成锦缎,又可以当棉絮铺床用,就先动手做出样子,让士兵教百姓照着做。后人不忘诸葛亮,就把木棉织成的锦缎,叫做诸葛锦。更多 >>

流马与木牛

流马与木牛

原来那马是木头做的,马身是一根圆木,马尾和马脚都是木板,装有不少机关。诸葛亮说:“这叫流马,在地上跑如鹿,在水中行如舟,陆行千里,水行八百。”更多 >>

苗族的弯笆篓

苗族的弯笆篓

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苗族人砍来竹子,划成篾条,照诸葛亮长靴的样子,编成了很多篾篓,一代传一代,现在苗族人上山下田,系在腰间作为挎刀用的弯笆篓,像长靴模样,就是这样来的。更多 >>

孔明借热风退羌兵

孔明借热风退羌兵

诸葛亮说:“你比曹操八十三万人马如何?”赤其说:“那时你能借东风,今日能借什么?”诸葛亮说:“今日我能借来阵阵热风。”边说边摇鹅毛扇,只见阵阵热风吹来。更多 >>

苗家舂碓救孔明

苗家舂碓救孔明

一次,孔明被敌人包围在山坳里,进退两难。有个士兵偷偷跑出来告诉了苗家人。苗家人对孔明很有感情,马上商量办法救孔明。一声牛角响,家家户户都到碓房舂起米来。舂碓发出的声音,把山都震动了。更多 >>

孔明送糯米给苗家

孔明送糯米给苗家

苗家原本种稻谷,诸葛亮去了后才改种糯谷。苗家自搬到高山后,种稻谷有两大不便。一是山高水冷,秋风大,稻谷结籽不饱满;二是稻谷饭吃起来撒得满地都是。孔明知道后,差人去成都取来糯谷种分给苗家。更多 >>

孔明教苗家姑娘捶布

孔明教苗家姑娘捶布

苗家姑娘爱打扮,也爱唱歌跳舞,可是,穿的衣裙又粗又硬,像块牛皮,跳起舞来又笨又难看,还咔嚓作响。孔明看到,便差人教她们种蓝靛草,放在染缸里,给布上色;又教她们将织好的粗布裹在一根木棍上,反复捶打。更多 >>

孔明做皮鼓赠苗家

孔明做皮鼓赠苗家

孔明依照滴水洞的样子做了个木桶,两边蒙上牛皮,用木棰敲一敲,发出的声音和那将军鼓一样动听。后来,他要离开苗寨回成都,为了感谢苗家人的款待,就把鼓留下作纪念。苗家叫它忸都,汉语就是皮鼓。更多 >>

孔明劝苗家斗牛

孔明劝苗家斗牛

一天,两头牯牛打起架来,角对角地抵斗,围了一大群人看热闹。孔明过路遇见,顿时心生一计:干脆劝苗家养牛,既可犁田翻土,又可斗牛取乐。打定主意后,他办了一桌酒菜,请苗家几位老人来吃酒,席间,劝他们喂牛。更多 >>

傈僳族的火把节

傈僳族的火把节

迎接稻种那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为了记住这个迎来幸福、驱走虫兽和瘴气的日子,每年这天,就点上火把,唱歌跳舞,形成了今天的火把节。更多 >>

诸葛亮与泼水节

诸葛亮与泼水节

岩肯想起诸葛亮的话,拿出帽子,看见里面一根绸条,上面写着:“想命长,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房子盖好,搬家那天,岩肯又叫大家泼水冲澡。大家迁新居时,边冲澡边相互泼水,表示庆贺,像过节一样快活。更多 >>

诸葛亮与傈僳族

诸葛亮与傈僳族

诸葛亮领汉兵南征的时候,兵力不足。一天,他在军士中挑选一批手艺人,叫他们塑了很多泥人。这些泥人个个都塑得雄纠纠的,像彪形大汉。诸葛亮给他们穿上军衣,背起弓箭,拿着刀枪,放到阵前站岗放哨。更多 >>

万里桥与孟获

万里桥与孟获

成都有座万里桥,据说因孟获而得名。孟获臣服后到成都当了大官,被京城的繁华所吸引,就不想回南中山寨了。诸葛亮见孟获已归服,想派他回去治理南中,可孟获死活不愿离开成都。更多 >>

孟获当了官上官

孟获当了官上官

孟获到了蜀国京城,被封了个官上官。他不明白这是干什么的,诸葛亮说:“官上官是巡察官,凡是官都归你管,查出谁是贪官,谁是良臣,向皇上报告。职权比我还大。”孟获听了很高兴。更多 >>

毒水泉的传说

毒水泉的传说

诸葛亮追击孟获,走到云南沾益。夏日炎炎,士兵们又累又渴,看到路边一股泉水,就抢着喝起来。喝了不久,一个个头晕目眩,倒在地方动弹不得。诸葛亮上前查看,看到泉水从深山老林流出来,虽然清澈,却有异味。更多 >>

诸葛亮与孟获结盟

诸葛亮与孟获结盟

孟获看到诸葛亮如此诚心,忍不住哭了,说:“蒙丞相垂信,我决心管好南中,永不背汉。”于是二人结盟。诸葛亮和孟获死了很久之后,彝、汉两家仍然和好。他俩结盟的高台,至今还保留在云南嵩明县城郊。更多 >>

诸葛亮用包子祭江

诸葛亮用包子祭江

当地人告诉诸葛亮,过江必须用人头祭江神。有的将领主张抓几个蛮人杀了祭江。诸葛亮不同意无故杀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来厨师,命令他们把牛羊肉剁成肉泥,然后用面粉把肉包上,做成人头的模样,投入泸水祭江。更多 >>

贾告营:诸葛亮坑孟获

贾告营:诸葛亮坑孟获

孟获打赌输了,不敢再和诸葛亮交战,带领人马撤退了。其实,诸葛亮的营盘是画的。后人就把画营盘的地方叫假个营,慢慢地又叫成了贾告营。更多 >>

孟获擒孔明

孟获擒孔明

孟获当上大头人,不再向蜀国纳贡上税,于是诸葛亮领兵征讨。他悄悄渡过泸水,降服了当地洞主济火,然后令济火去把孟获引进埋伏圈。孟获被活捉,诸葛亮给他松绑,摆上酒菜请他,劝他归降。更多 >>

诸葛亮算计孟获

诸葛亮算计孟获

孟获想,射一箭会有多远,就答应了。诸葛亮提出,让孟获专门做支箭,作个记号,第二天当众射,有人证物证,谁也不赖账。孟获觉得这样很公平。诸葛亮回去把土地菩萨请来,要他帮个忙,把射出的箭拿到大凉山插起来。更多 >>

诸葛枕的由来

诸葛枕的由来

蜀军随诸葛亮南征,天长日久,个个想家,诸葛亮发觉后,很忧心。想念亲人,是人之常情,而军心涣散就不能打仗。于是,他制作了一种砖枕头,发给士兵,说:“用它枕着睡觉,可解思乡之愁。”更多 >>

诸葛鼓的来历

诸葛鼓的来历

煮饭时,把鼓当锅,用来煮饭;需要传令报警时,又把锅口向下,敲锅底为鼓。这样一物两用,既减轻了士兵行军中的负担,又给打仗时传令煮饭带来了方便。彝人看到这种鼓,也纷纷仿造,并称为诸葛鼓。更多 >>

诸葛堤的传说

诸葛堤的传说

诸葛亮当丞相后,听说成都西北郊的柏条河常常泛滥成灾,就去视察。果然,那里河堤垮了三里,夏日涨水,洪水涌出来淹没了四周的庄稼。诸葛亮立即派人筑堤,自己还亲临现场指挥。更多 >>

诸葛亮的岳父为什么会失踪

诸葛亮的岳父为什么会失踪

诸葛亮的老岳父黄承彦,像个老顽童,什么都喜欢去试一下。那年,诸葛亮造好木牛流马,正在试验。黄老先生知道了,非要牵一匹来坐一坐,玩一玩。没等诸葛亮讲明白,他坐上去一翻木牛流马的舌头,就走了。更多 >>

诸葛井的传奇

诸葛井的传奇

诸葛亮在成都当丞相,听说百姓缺水喝,就看好地脉,选定地方,打了一口井。那井的井口不大,井墉却深,有多深没人知道。井水如泉涌,晶莹透澈,清凉甜美,人称诸葛井。更多 >>

诸葛亮修桥

诸葛亮修桥

荆州龙山西坡有个豆腐滩,滩下护城河上有座孔明桥。那年,诸葛亮从西川来视察荆州城。关羽听说后,马上拆除护城河上的吊桥,想给诸葛亮吃个闭门羹。更多 >>

孔明责子

孔明责子

诸葛亮知道后,传令治罪。罪不该杀,动刑责打又怕打成残废,他便令儿子去拉纤行船,运送粮草,立功补过。儿子不敢再违抗军令,只好换上草鞋,为运粮船拉纤。更多 >>

诸葛亮夸侄儿

诸葛亮夸侄儿

蜀使把诸葛恪的这些话都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听了不仅没生气,反而笑着说:“我在蜀国为相,位高权大。亲属在敌国为官,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怀疑、牵连。侄儿小小年纪就能公私分明,各为其主,这样很好嘛!”更多 >>

三峡孔明碑

三峡孔明碑

吴国兴兵伐蜀,刘备问孔明怎么办,孔明说他自有良策。他带上笔墨,驾舟来到巫峡神女峰下,在一块方圆数丈大的石壁上,挥毫写了一篇《联吴攻魏》的赋文。更多 >>

葛城与猕猴桃酒

葛城与猕猴桃酒

在川、陕、鄂三省交界的大巴山麓,有座城镇,叫城口。相传诸葛亮在此屯兵,所以又名葛城。城口盛产猕猴桃,用猕猴桃酿的酒,也与诸葛亮有关。更多 >>

诸葛亮巧用八阵图

诸葛亮巧用八阵图

后来,陆逊到此,人马入阵,方向莫辨,再加上江风和水声,吓得他晕头转向,以为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其实,诸葛亮只不过是借用了古代巴人的八阵图。更多 >>

鸡公车的来历

鸡公车的来历

黄月英听后却笑了。诸葛亮见夫人发笑,知道她有办法,就躬身施礼,求夫人助一臂之力。黄月英说:“我为你设计一种小车,包你运土筑堤,按时完工。今晚鸡叫三遍时,我把车做好交给你。”更多 >>

诸葛亮和关羽下棋

诸葛亮和关羽下棋

在刘备征西川前,诸葛亮来找关羽下棋。下棋时,关羽顾前不顾后,倾巢进攻。诸葛亮前后照顾,又攻又守,连胜三局。开始下第四局时,诸葛亮说:“不注意后方,休想取胜。”更多 >>

诸葛亮的屯田令

诸葛亮的屯田令

他回到城里,问刘备:“主公,你要地盘还是要民心?”刘备想了想,说:“民心、地盘都要。”诸葛亮说:“那么,请主公发布一道屯田令,让老百姓回乡种田,有利可图。这样既得民心,又巩固了地盘。”更多 >>

诸葛亮气死周瑜

诸葛亮气死周瑜

周瑜想杀诸葛亮,和鲁肃密谋,订下一计:周瑜躺在棺材里装死,骗诸葛亮来吊孝,然后杀死他。诸葛亮听说周瑜死了,果真来奔丧吊孝。更多 >>

诸葛亮烧纸城祭周瑜

诸葛亮烧纸城祭周瑜

周瑜死后,诸葛亮很难过,又听说他双目不闭,心中更是不安,觉得对不起周瑜,应该去祭吊一番。他想周瑜的心事,就是要夺回荆州,于是令人照荆州城的样子,扎了座纸城,然后带着过江去祭吊。更多 >>

诸葛亮再气周瑜

诸葛亮再气周瑜

周瑜声称伐蜀,要借道荆州,实则是趁其不备夺取荆州城。诸葛亮看清周瑜的用意,吩咐张飞领兵驻在荆州城外的芦花荡,到时出来羞辱周瑜一番。更多 >>

黄鹤楼上孔明灯

黄鹤楼上孔明灯

关羽立即率军进发,船到夏口,适逢半夜,只闻大风大浪,惊天动地。他正在着急,忽见黄鹄矶上亮起一盏明灯,把大江上下照得一清二楚。于是,关羽的船队顺利驶到赤壁。更多 >>

诸葛亮气周瑜

诸葛亮气周瑜

周瑜大惊失色,自己算卦一向很灵,今天何以失灵。他特意跑到山上去看,只见山上睡了个草人,穿戴着诸葛亮的衣帽,手里握了根蒲草,口中含着七粒大米。原来诸葛亮破了他的卦。周瑜受骗,气得口吐鲜血。更多 >>

诸葛亮和周瑜对诗

诸葛亮和周瑜对诗

周瑜虽然在用计打仗上不及诸葛亮,却自以为是江东才子,会吟诗,就请诸葛亮来赴宴对诗,鲁肃作中,谁输了就受罚。他想借此嘲弄诸葛亮一番,以解心中之恨。诸葛亮欣然应允前往。更多 >>

诸葛亮买泥鳅

诸葛亮买泥鳅

诸葛亮听到末一句,高兴得连连叫好,说:“就要翻肚皮的泥鳅!”于是,渔夫们下河打捞泥鳅,给诸葛亮送去。诸葛亮收下泥鳅,赏他们一人一两纹银。就在这天晚上,刮起了东风,赤壁发生了大战。更多 >>

诸葛亮对天书赤壁

诸葛亮对天书赤壁

忽然,这两个字像长了翅膀,飞到赤壁山,嵌在临江的石壁上。周瑜正在赤壁山,看到山岩上突然出现诸葛亮写的两个大字,吓了一跳。他想:诸葛亮好厉害,要认真准备后才能去攻打刘备。更多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船队驶向曹营,曹军探子看到船上套皮衣的草人,以为是真的。曹操听到禀报后,下令万箭齐发。三个皮匠的办法,帮助诸葛亮完成了借箭的任务,所以流传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话。更多 >>

诸葛亮的木箱计

诸葛亮的木箱计

有一次,两军刚交锋,诸葛亮就领着兵马败退,曹操兵马紧追不舍。诸葛亮的将士边跑边丢下一些木箱,共丢了一百多口。曹操的人马看见木箱,不再追赶,都来抢木箱,以为里面有金银财宝。更多 >>

诸葛亮三试刘备

诸葛亮三试刘备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不仅自己去了一趟隆中,还搬出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到隆中说情。诸葛亮经水镜先生开导后,打算出山,但想试一试刘备。更多 >>

诸葛亮火烧博望屯

诸葛亮火烧博望屯

一天晚上,诸葛亮叫刘备传令全军带上油脂、弓箭,包围了博望屯。然后,让士兵用箭头涂上油脂,点燃,射向柘树林和屯里。顿时万箭齐发,枯草着火,烧毁了柘树林,烧着屯里的粮草。更多 >>

诸葛亮拜妻为师

诸葛亮拜妻为师

看到这种情景,诸葛亮连声叫妙,推门进去,跪倒在妻子面前,认错服输,拜为老师,请求传艺。据说,诸葛亮学得黄氏的这一绝技,在以后六出祁山攻打曹魏的战争中,研制成木牛流马,解决了军粮运输的问题。更多 >>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禁不住一阵伤心,要把白鹅带回家埋葬。阿丑忙拦住,说由她来处理这事。原来,阿丑用白鹅翅膀上的硬毛精心扎了一把鹅毛扇,送给诸葛亮,作为他俩订婚的永久纪念。更多 >>

诸葛巾的由来

诸葛巾的由来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来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就是从头巾上的《三分相图》得到的启发。他自此不忘妻子的帮助,总爱戴着这头巾,当丞相后也没取下来。人们就称那头巾叫诸葛巾。更多 >>

鹅毛扇作信物

鹅毛扇作信物

在交换信物时,阿丑送了一把她亲手做的鹅毛扇,并问道:“你晓得我的用心吗?”诸葛亮回答:“鹅毛虽轻,情意重。”阿丑说:“这是其一,还有其二。”诸葛亮不明白了。更多 >>

诸葛亮假退婚

诸葛亮假退婚

诸葛亮父母死得早,是叔叔婶婶把他拉扯大的,叔叔要他退掉黄月英这门婚事,他不便违抗叔叔的意思。诸葛亮又不想与黄月英分开,就想了个主意,写了首退婚诗,假意与黄月英退婚。更多 >>

黄承彦画圈选婿

黄承彦画圈选婿

有一天,诸葛亮在隆中山下看到一个老人在痛哭,就去劝解。原来是当朝清官黄承彦,因得罪朝廷辞官回来,途中又遇歹人,和女儿失散。他请黄承彦到草庐暂住,以后常陪他下棋游玩,解闷散心。更多 >>

诸葛亮娶媳妇

诸葛亮娶媳妇

在隆中,诸葛亮整天读书,二十多岁了还没成家。名士黄承彦想把独生女儿黄婉贞许配给他,他却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原来他听说黄小姐相貌丑,黄头发,黑脸皮,还有几颗大麻子,因此心中不乐意。更多 >>

诸葛亮黄门识慧女

诸葛亮黄门识慧女

诸葛亮隐居卧龙冈时,与住在冈下的黄员外交好。黄员外名黄承彦,有个女儿,想许配给诸葛亮。诸葛亮听说黄小姐长得丑,不愿答应,但又不好拒绝这门亲事,为此好多天没去黄家。更多 >>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窗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窗

诸葛亮和司马懿小时候曾同在一个老师门下读书。老师有一部祖传奇书,内讲天文地理、用兵布阵、安邦济民等奇策妙略,他想传给一个好弟子。诸葛亮与司马懿二人都聪明好学,想得到这部奇书。更多 >>

诸葛亮出师

诸葛亮出师

诸葛亮在水镜先生那里求学三年,要出师了。考试前,弟子们日夜背书,只有他轻松自在,跟没事一样。考试那天,水镜先生集合弟子,出了一道题:“今天午时三刻前,谁能得到我的允许出庄去,谁就算出师”。更多 >>

诸葛亮拜师庞德公

诸葛亮拜师庞德公

水镜先生叫诸葛亮去向庞德公求学。庞德公学识渊博,不愿为官,隐居在襄阳城外鹿门山的一个石洞中。诸葛亮来到鹿门山下,只见一位古稀老先生正给十几个学生讲学。他上前施礼,说明来意,谁知庞德公不收他。更多 >>

聪明好学的诸葛亮

聪明好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小时在水镜先生那里读书。先生喂了一只公鸡,每到晌午就叫三声,作为下课放学的信号。诸葛亮想多听先生讲点天文地理,用兵阵法,于是耍了个小聪明。更多 >>

诸葛亮算账

诸葛亮算账

一天,诸葛亮读书累了,就下山去走走。路上,遇到一个挑担子的老人。老人的担子里一头是豆腐,一头是高粱酒。诸葛亮请老人卖点豆腐和酒给他解渴充饥。更多 >>

诸葛亮得宝

诸葛亮得宝

诸葛亮老老实实讲了,老头气得脸发青。原来这白胡子老头是神仙,在井里修行,那莲花是他的宝贝。前几天,石人跟他吵架,就叫诸葛亮来夺他的宝贝。更多 >>

诸葛亮得天书

诸葛亮得天书

鲤鱼要报复他,就对诸葛亮说:“这本天书是上下两册,我的这本是上册,下册在教你来找我的那个人手中,你抓住他不放,他就会给你。”那人脸一白,知道秘密暴露,只得从内衣中掏出天书的下册给了诸葛亮。更多 >>

诸葛亮喝墨水

诸葛亮喝墨水

诸葛亮轻轻把石人颈子敲开,里面果然有一匙墨水,他一口把墨水喝下去。后人把读书叫喝墨水,就是从这里来的。说来奇怪,诸葛亮喝了那墨水后,天文地理,兵法战策,一学就通,成了一个很有本事的大人物。更多 >>

诸葛亮智惩鹰子精

诸葛亮智惩鹰子精

诸葛亮听了,想破坏他的修行。他砍来一节紫荆竹,灌进石灰,下头钻几个小眼,送给金大鹏作拐杖。然后顺着白灰印记,找到鹰子鸟精的老巢,趁金大鹏醉卧不醒,红宝珠在口中吐进吐出的时候,抢走宝珠。更多 >>

诸葛亮是如何得到八卦衣与鹤氅衫的

诸葛亮是如何得到八卦衣与鹤氅衫的

死后,他的龟壳变成一件画满八卦图形的道袍。诸葛亮收起八卦衣,到隆中酒店,趁黄二鹤酒醉昏睡的时候,取走他身上披着的鹤氅宝衫。黄二鹤失去鹤羽长衫,还身成一只黄鹤,飞走了。诸葛亮得到了这两件宝物。更多 >>

诸葛亮羽毛扇的由来

诸葛亮羽毛扇的由来

诸葛亮在卧龙冈的时候,常常有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来和他攀谈。老人学识广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能兵法,熟悉阵图。老人死后留给诸葛亮一把羽毛扇,并嘱咐说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摇两下,会得到解决的办法。更多 >>

隆中与卧龙冈

隆中与卧龙冈

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本在襄阳隆中,不过,南阳也有他隐居的卧龙冈。以前,湖北人和河南人发生争执,都说诸葛亮是在自己省内隐居的,为此双方争吵了很久,接连打几次官司都没有解决。更多 >>

诸葛亮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他想,自己是坐很亮很亮的孔明灯来的,就以此为名字吧。于是,以诸葛为姓,意思是诸城的葛姓,取名为亮,字孔明。更多 >>

卧龙冈的由来

卧龙冈的由来

大家正看得起劲,那龙灯突然腾空而起,驮着诸葛亮飞走了。后来,飞到南阳城,变成一座山冈。诸葛亮就在冈上住下,种地读书,人们便称那山冈为卧龙冈。更多 >>

张飞斗蛐蛐

张飞斗蛐蛐

荆州一带有句俗话,叫做“张飞斗蛐蛐,粗中有细。”相传,张飞有一天找诸葛亮玩斗蛐蛐的游戏。诸葛亮很惊讶,张飞也有这种爱好,就答应了。更多 >>

张飞三请诸葛

张飞三请诸葛

刘、关、张第三次到卧龙岗顾访诸葛亮,诸葛亮却沉睡不醒。张飞早就不满,于是跑到屋后去放了一串鞭炮。听到鞭炮响,诸葛亮只翻了个身,仍然不起床。更多 >>

张飞智请孔明

张飞智请孔明

刘、关、张兄弟第三次到诸葛亮家,书童说:“先生昨日归家,一早就上山读书去了。”三人到山上,看见诸葛亮在山洞里读书,刘备便通报姓名,说明来意。诸葛亮不愿出山,请刘备另请高人。更多 >>

诸葛亮中计

诸葛亮中计

刘、关、张三上隆中请诸葛亮。当时天下着大雪,路滑难行。张飞想:诸葛村夫太可恶,老是躲着不见,让我们白跑路,这次得想法治治他。正想着,忽见远处茅屋失火。张飞灵机一动,心中有了办法。更多 >>

张飞与诸葛亮对哑对

张飞与诸葛亮对哑对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请,应允出山,但要求作一番哑对,若刘、关、张对上,他就下山。诸葛亮用手比划了一阵,刘备和关羽看了百思不解其意。张飞说:“我来和诸葛先生对哑对。”更多 >>

张飞试孔明

张飞试孔明

孔明出山当了刘备的军师,刘备处处待他如师长。张飞不服,心想,年纪轻轻一个小白脸,有何能耐,用得着对他如此恭敬?他想试试孔明的本事。更多 >>

张飞借东风

张飞借东风

人人都说火烧赤壁的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其实,是张飞测出来的。本来刘备只派诸葛亮去东吴祭风,张飞嚷着要跟军师去,学点呼风唤雨的能耐。诸葛亮带着一行人到东吴,他登上七星坛默默祈祷。更多 >>

关羽打鱼

关羽打鱼

关羽骑马跑掉了诸葛亮送的草吊铜铃,刚想歇口气,哪知军师又送来十二个字:“骑兵虽胜曹魏,水兵难超东吴。”于是,关羽又大练水军。半年后的一天,诸葛亮亲自来查看关羽的水兵练得如何。更多 >>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

他不带随从不带礼,来到隆中。这次那青年却出门相迎,对着刘、关、张深深一拜,说:“诸葛不才,两次怠慢失礼,皇叔气度不凡,知我肺腑,又第三次亲顾茅庐,我愿鞠躬尽瘁,为之效力!”更多 >>

荆州当嫁妆

荆州当嫁妆

刘备哑口无言,向孙尚香要礼单,孙尚香只好把礼单丢失一事照实说了。刘备明白受骗,去问诸葛亮,诸葛亮说,既然借到手,什么时候还就由不得东吴了。更多 >>

龙凤喜饼

龙凤喜饼

刘备去东吴相亲,要带一件礼品。诸葛亮想,这东西既是礼品,又可戳穿孙权的美人计。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礼品,便求教于荆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更多 >>

诸葛亮巧断偷鱼案

诸葛亮巧断偷鱼案

汉朝末年,宦官专权,军阀割据,朝廷名存实亡。诸葛亮从小死了父母,便一个人东奔西颠到处求师,学习治世的策略。有一段时间,诸葛亮跟随灵山的酆公玖先生学习兵法。更多 >>

诸葛亮与卧龙山

诸葛亮与卧龙山

诸葛亮母亲呢,在院里放了个大缸,缸里倒满了水,她在左边敲了三下,却忘了在右边也敲三下,结果那条龙飞到一座山上不走了。后来那座山就被人们叫成卧龙山了。更多 >>

诸葛亮发明“大蒜炒肉”

诸葛亮发明“大蒜炒肉”

诸葛军师又首创用大蒜烧肉,改善士兵伙食,使一些厌恶蒜臭的士兵也胃口大开,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活捉孟获,得胜班师。从此,“大蒜烧肉”一菜便在民间流传开……
更多 >>

诸葛亮:包子馒头的由来

诸葛亮:包子馒头的由来

我国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包子的花样非常多,有肉包、菜包、豆沙包、汤包等等,是以馅来区分的。若问为什么?说起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着密切的关系……更多 >>

诸葛亮拜师

诸葛亮拜师

诸葛亮为何如此神通广大、未卜先知呢?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他拜师的传说。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更多 >>

诸葛亮当家

诸葛亮当家

诸葛亮家兄弟两个,他是老大,欢喜读书,又喜欢在外面结交朋友,成年累月不归家。老二诸葛瑾,在家当家,经营田地。哪晓得,老二当家不得法。更多 >>

诸葛亮闷死周瑜

诸葛亮闷死周瑜

听说周瑜不是诸葛亮气死的,是他害死的。怎么害的呢?说是周瑜在芦花荡被三气之后,回到东吴,他找来鲁肃等文官武将,说要除刘备,一定要先除诸葛亮。更多 >>

诸葛亮妙牵孝鱼缘

诸葛亮妙牵孝鱼缘

诸葛亮的家乡阳都,也就是现在的沂南县。这里有沂、汶、蒙三河纵贯全境。其中沂河盛产一种黑鱼,这种鱼又叫“孝鱼”。它浑身呈青褐色,圆筒形,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的作用。更多 >>

诸葛亮遇神仙

诸葛亮遇神仙

诸葛亮是个忠厚人,最爱接济贫穷人。他在卧龙岗上开了一个酒店,若是贫穷人来店吃酒,有的减半收钱,有的分文不取。更多 >>

诸葛亮招亲

诸葛亮招亲

黄承彦想把女儿许配给诸葛亮,便央人说媒。诸葛亮听说黄小姐长得丑陋,没有爽快应允,也不好干脆拒绝,这门亲事就不热不凉地搁下了。更多 >>

诸葛亮酿猕猴桃酒

诸葛亮酿猕猴桃酒

这天,来了一个驼背老头,对诸葛亮说:丞相,你何不把这桃制成酒,以后可以用酒治摆子病。更多 >>

诸葛亮巧破断粮计

诸葛亮巧破断粮计

一次,周瑜派人请孔明军中来议事。孔明到后,周瑜便说:以前曹操兵少,袁绍兵多,然而曹操反而战胜了袁绍,这是因为他采用了许攸的计谋,派兵切断了袁绍乌巢的粮草。更多 >>

诸葛亮妙计出山庄

诸葛亮妙计出山庄

传说诸葛亮少年时期,曾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当时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十多个弟子。满三年后,水镜先生便对弟子说:五天后,我要考你们,合格的算出师。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