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寒食节

寒食节

最后更新时间:2017-03-21 11:42:06

寒食节简介

介子推与母亲被火烧死

介子推与母亲被火烧死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后,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前面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日之前。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清明节就在寒食节次日。

由来

一般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饿昏,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重耳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柳树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但晚饭仍然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一般晚饭会喝开水,而不是平时喝的各种面汤。

考证

但后人多所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扫墓、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演变

古人过寒食节

寒食在中原已经不多见,但在浙江和福建仍保持“清明节食寒食”之传统,如食润饼卷。由于年代久远,“寒食”节日传统已融入“清明节”传统内。例如浙江省龙游县仍保持食用“寒食”之传统,现称之为“清明馃”:以糯米粉做皮,有“(如意)饺子”形状,也有像月饼一样压模的。一般有白色和青色两种,取“清明”同音:白色为糯米面团原色,青色则是糯米面团里加了艾叶草。蒸熟后的“清明馃”清香糍糯的外皮加上里面包的各色馅料,可咸可甜。

中国最早的春祭在寒食节,后来改为在清明节。目前已很难考证寒食节是在什么时候被清明节取代,只知道唐朝仍保留有寒食的习惯。现在华北部分地区仍有寒食节扫墓祭祖的风俗。韩国仍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寒食节的野史解密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对火的崇拜还是介之推?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对火的崇拜还是介之推?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阅读]

    寒食粥的功效以及寒食粥做法

    寒食粥的功效以及寒食粥做法

    寒食粥源于春秋晋文公重耳追祭功臣介子推焚身之日的寒食节。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于是就有个寒食粥,也就是节日前将粥煮好,以备节日时食用,自然就成了寒食。 [阅读]

    寒食节是清明节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寒食节是清明节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 [阅读]

    寒食节-- 一个将近被遗忘的节日

    寒食节-- 一个将近被遗忘的节日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 清明之前一两天。从先秦到南北朝, 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 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 但已开始式微, 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阅读]

    寒食节的风俗、习俗简介

    寒食节的风俗、习俗简介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阅读]

    寒食禁火在古时被官方禁止,为何还会普及传播?

    寒食禁火在古时被官方禁止,为何还会普及传播?

    北方的三月还比较冷,不生火而且吃冷食,确实有点不合情理。早有古人提出这种隆冬寒食的习俗对民生的危害。曹操曾经严禁寒食,曹操认为在北地寒食就是一个有损民生的迷信和陋习。 [阅读]

    寒食节的美食

    寒食节的美食

    各地古代寒食节期间的美食主要有:之推,所谓之推,即是枣饼或枣糕。据说,这是寒食节的重要节日食品,当年,人们就是用这种食品,来祭祀介之推的。正像端午节的粽子,起源于对屈原的祭祀一样。 [阅读]

    寒食节的兴盛到衰落的过程

    寒食节的兴盛到衰落的过程

    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开始由盛转衰,元代时几近消亡,“寒食”的 名称才越来越少被人提及,到明清,“清明”之称已经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