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03 00:19:56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也译作吉尔吉斯族,中亚的一支民族,为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境内约有16万柯尔克孜人(2000年),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历史

史记》中最早记录了柯尔克孜人的情况,称之为“鬲昆”。两汉时称“坚昆”,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唐代时根据汉语的音译通称为“黠戛斯”。五代十国、辽、宋、金时又称“纥里迄斯”,大蒙古国和元代时称“吉利吉斯”等,这些名称其实都是各时期各种不同的音译。清代时按准噶尔人的称呼,称其为布鲁特。乃蛮、钦察、契丹等来自哈萨克汗国的部族属于吉尔吉斯的“色尔特克勒克”(意为“外部之人”),不属于吉尔吉斯本部。

吉尔吉斯人原本世代居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的盆地。在汉代受匈奴统治,二世纪中叶后受鲜卑和柔然统治。北齐、隋唐时期先后受突厥汗国、回纥统治,后在840年灭回鹘后独立过一段时间,一直到924年才被耶律阿保机的大契丹国统治。蒙古帝国时期划入益兰州,到17世纪,受到准噶尔汗国蒙古人和俄罗斯帝国人排挤,渐渐迁移到天山北麓的伊塞克湖一带,即今日吉尔吉斯共和国之地。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平定准噶尔蒙古后,吉尔吉斯人被满清统治。后来满清衰落,在1864年的北京条约将伊犁河及天山一大部分割让俄国,因为人随地归,吉尔吉斯人从此被俄罗斯帝国统治。一部分因为被准噶尔裹胁叛乱被乾隆帝送交今黑龙江省富裕县,又称富裕柯尔克孜人。

柯尔克孜人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早期生活在天山南部及中亚等地的柯尔克孜人公元10世纪前后就皈依伊斯兰教。

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约361万柯尔克孜族人,与现今的在中国新疆的16万柯尔克孜人均信仰伊斯兰教。而生活在中国黑龙江的富裕柯尔克孜人则信仰萨满教,新疆额敏因长期与厄鲁特生活因此信仰藏传佛教。吉尔吉斯斯坦因浩罕汗国而伊斯兰化,南部吉尔吉斯更为伊斯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