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商朝

商朝

同义词:殷商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01 22:05:21

商朝简介

商朝大致疆域图

商朝大致疆域图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朝代,标志中国进入了信史时代。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及后的273年里再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殷。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献记载资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纪录,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于鸣条之战灭亡夏朝后建立。其后经历了513年17代31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于牧野之战被从西方崛起的周族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击败而亡。而《全球通史》则片面认为:商部落原是来自西北蒙古草原处于青铜时代的游牧部落,入侵并征服了北部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后建立商朝统治,同时未提及夏朝的存在。商朝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发现,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阳市、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产。

商朝国号

商代刘鼎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在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中,“殷”单字的出现次数不是很多,而“大邑商”或“天邑商”则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国号取于地名。其后迁至亳,国号亦可称作“亳”,迁至殷,自然也称作“殷”。多次的迁徒中始终以居驻商地和殷地的时间最久,势力最大,在周边方国部落中留下的印象最深,所以此二称变成了这个国家的名称。“殷商”这个合称最早见于西周的《诗经》。《荡》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大明》有“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大明》又有“燮伐大商”、“肆伐大商”,《文王》有“商之孙子”,《玄鸟》有“殷受命咸宜”,《殷武》有“挞彼殷武”,可见在周朝“商”、“殷”、“殷商”三称通用,之间并无差别。

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载“帝盘庚徙都殷,始改商曰殷”。尽管《帝王世纪》一书的总体可信度并不高,但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的时期称作“殷”。

商朝历史

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之前为先商,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迁殷之后为晚商。晚商时期又称“殷”。较早的商族首领称作“先公”,稍后的君王称作“先王”,但由于文献及甲骨文记录并不完全统一,因此史学界对“公”和“王”之间转变的分界线有分歧,有些根据传统“商灭夏”叙事认为成汤之前的商族首领应称作“先公”,其后的君王称作“先王”,而根据甲骨文记载,按周祭始于上甲作为分界线,其前的首领应称作“先公”,上甲以降多称作“先王”。甲骨文中最早的称为“王”的领袖是王亥。

殷文化与周文化的差别

根据杨宝成著《殷墟文化研究》,殷文化与周文化有很大差别。

  1. 商朝时女性地位是很高的,女性贵族可以参与国事管理,甚至可以拥有封地。殷墟甲骨文中提到女性小臣、女性史官和女性将军。周朝时禁止女性参与政治,确立了男尊女卑制度。商朝时男女平等的历史,被后人演绎为“商纣王与苏妲己淫乱失国”的故事。
  2. 殷人对鬼神非常虔诚。周朝时对鬼神敬而远之。
  3. 殷人的社会阶级结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王、二是众人(广大平民)、三是战争奴隶。凡外族奴隶逃往殷国,就获得自由。商代人口的流动性和自由度高于周代。
  4. 殷朝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而重视人的能力,即“尚贤”;王族成员并没有太多被委以特权[来源请求],而许多出身卑微的人却能被提拔为大官。周朝时用人唯亲,实行绝对的世官制。
  5. 殷人重视工商业,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货币,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制造业技术[来源请求],崇尚经商谋利。商朝是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混合体,周朝是单一的农业文明。
  6. 商朝时很注重法治和契约,把严刑法治放在德治之上,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化[来源请求]。周朝建国,减轻了殷人残酷的刑杀,但也因此倡导人治德治,留下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等级特权礼制。

 

    武庚

    武庚

    武庚, 纣王与妲己之子,商代灭亡后,受封于殷地,周武王死后,联合周朝宗室三监”,反抗周公,是为三监之乱,被周公东征打败,武庚被斩。 [阅读]

    伊尹

    伊尹

    伊尹,名挚,出生于有莘国空桑涧,因为其母亲为侁民,在伊水住居,以伊为氏。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华厨祖,尹是右相之意。 [阅读]

    费仲

    费仲

    费仲为商朝纣王时期的大臣。费仲善于阿谀奉承,贪财,商朝人看不起他。明朝小说《封神演义》里的费仲是进谗言的小人。 [阅读]

    太姜

    太姜

    太姜,姜姓,出自有邰氏。商朝西歧诸侯、后被谥为周太王的古公亶父之正妃,泰伯、仲雍、季历之母,周文王昌之祖母。 [阅读]

    太任

    太任

    太任,任姓,出自挚任氏,据说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商朝西歧诸侯西伯侯,后被谥为周王季季历之正妃,周文王昌之母。她曾经对周文王进行过胎教。 [阅读]

    叔齐

    叔齐

    叔齐,子姓,墨胎氏,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第三子。著名商朝遗老伯夷和第八任孤竹国国王亚凭的三弟。 [阅读]

    伯夷

    伯夷

    伯夷,子姓,墨胎氏,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阅读]

    太姒

    太姒

    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国王禹之后代有莘氏部落,另一说出生自杞国、缯国。商朝西歧诸侯西伯侯,后被谥为周文王昌之正妃,周朝建立者周武王发之母。 [阅读]

商朝的故事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 [阅读]

    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阅读]

    武丁中兴

    武丁中兴

    武丁中兴是指在商朝国王武丁统治年间,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称为武丁盛世。 [阅读]

    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

    前1300年左右,商朝君主盘庚曾从奄迁都于殷,历史上被成为“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经历了一段繁盛时期,故后世又称商为“殷商”。盘庚迁殷为九世之乱画下句点。 [阅读]

    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中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这一动乱历经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 [阅读]

    伊尹辅政

    伊尹辅政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阅读]

    伊尹放太甲

    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位初年,任用伊尹为相,商朝比较强盛。可是太甲三年时,太甲开始按照自己性子办事,以残暴的手段对付百姓、奴隶,伊尹便把太甲流放到桐之宫。 [阅读]

    景亳之命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夏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 [阅读]

商朝的野史解密

    商朝费仲是怎样的人?费仲被封什么神?

    商朝费仲是怎样的人?费仲被封什么神?

    费仲姓费名中,亦作仲,封神榜中费仲是纣王和妲己的奸佞之臣,跟鲁雄伐西岐时,被冰冻岐山而捉,最后鲁雄、费仲、尤浑三人被斩。据说费仲死后被封为邪恶之星,这个称呼跟费仲的为人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阅读]

    费仲怎么死的?

    费仲怎么死的?

    费仲怎么死的?费仲是商朝时的纣王佞臣,因为见识不凡、颇有心计所以深得纣王和妲己的欢喜,所以到商朝灭亡之后关于他是如何死的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据史书记载费仲是在跟鲁雄伐西岐时被抓然后…… [阅读]

    太姜太任太姒:周朝百年基业背后的女人

    太姜太任太姒:周朝百年基业背后的女人

    周朝之所以可以成功,与太姜太任太姒的贤良淑德具有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是这三位女性的教子有方才使得周朝天下归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