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3 09:06:27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夏之交,杜甫在洛阳遇到了大诗人李白

那时,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因为遭到谗毁,被唐玄宗“赐金”“诏许还山”,实际上是被排挤出去,并且被要求离开长安。李白带着十分愤懑的心情从长安到了洛阳。

李白与杜甫

李白曾满怀信心和希望来到长安。到了长安后,李白确实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唐玄宗从金銮殿上下来,满面笑容,迎接李白,和李白亲切交谈,封李白为供奉翰林。但唐玄宗只看重李白的诗文才华,供奉翰林并非实际官职,没有实权,形同摆设,与李白的期望相距太远。李白的政治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又不肯投靠朝中权贵,加上性格狂傲,容易得罪人,处境越来越困难,心情越来越压抑,只好整日纵酒狂歌。几年后,杜甫在诗中还写到当年李白豪放嗜酒的情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李白还写了一些诗抒发胸中的愤懑,其中《清平调词》三首被一些小人别有用心地看作是讥讽杨贵妃,因而遭到了杨贵妃、高力士等人的谗毁。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宦官传说唐玄宗宴请李白时,李白酒醉,竟喝令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深以为耻,怀恨在心,便怂恿杨贵妃,在唐玄宗面前诋毁李白。听信于杨贵妃的唐玄宗终于下诏,让李白离开长安。

杜甫在洛阳见到李白,写了一首《赠李白》的诗,诗中说,自己在东都洛阳已经进进出出两年了,看到的尽是投机取巧、尔虞我诈之事,感到十分厌恶,就像野人已经受不了腥膻,宁可吃蔬菜,常常饿着肚子。他想去学道求仙,但却没有碰到可以引荐的道士或仙人。现在好了,李白来到洛阳,自己可以和他一起去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一带),一起寻找那些道山仙境采摘瑶草了。

两位诗人见面后,决定一起去漫游。天宝三年秋天,他们乘一叶轻舟,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王屋山去拜访著名的道士华盖君,谁知华盖君已经去世,只遇见华盖君的几个弟子。两人看到寺院一片狼藉,香灰满地,连炼丹的火也熄灭了,不禁伤心落泪。王屋山中野兽出没,咆哮不止,满眼荒凉,两人只得失望返回。

不久,李白与杜甫在梁宋漫游时,另一位著名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杜甫曾经在汶水见过高适,现在久别重逢,当然格外高兴。

高适是渤海(今河北景县一带)人,生于公元702年,此时已四十三岁。高适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在梁宋一带流浪,甚至向人求乞。二十岁时到了长安,本来想获取官职,却失望而归。后来,到过蓟门(今北京西南),想在边疆从军报国,立功沙场,虽然没有实现理想,却有了边疆生活的体验,创作了杰出的边塞诗《燕歌行》,因而在诗坛上名声大振。

虽然李白和高适的才华极高,早已诗名远扬,但与年龄小得多的杜甫结交,仍然感到很高兴。杜甫和李白、高适会合在一起,同行同住,一同喝酒,谈论古今,品评人物,吟咏诗赋。三人都心高气傲,怀有豪情壮志,有着满腹才华,却都怀才不遇,功名不显,因而彼此间有着很多共同的话题。他们出入梁园(今河南开封)的酒店,痛饮畅谈,又趁着酒兴,一起登上城东南的吹台,望着辽阔的原野,想起汉高祖刘邦曾经在远处的芒山、砀山一带藏匿过,后来创立了伟大的事业,而现在古人何在?荒野上空有几只大雁和野鸭在呼叫。在傍晚寒风中,他们登上宋州(今河南商丘)以北的单父台(在今山东单县),遥望无边无际的原野,好像一直连到渤海边,万里风云扑面而来。寒风卷动着桑柘的落叶,野草随风在空中飞旋,尽管霜寒冰冻,他们仍然兴致勃勃,一起驰骋游猎,追逐飞禽走兽。

那时的宋州,名声虽然没有陈留(今河南开封)大,但仍是一个繁荣兴旺又充满着豪侠气息的城市。宋州人口稠密,楼台高大,街道宽广,舟车来自四面八方。当地人十分好客仗义,慷慨任侠,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报仇,敢在闹市杀人;为了报恩,能毫不犹豫就倾其所有。

这种环境氛围,正符合激情四溢、热血沸腾、向往豪侠行为的三位诗人的心性。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初,三位诗人离开了这里,高适到南方漫游,李白和杜甫北上齐州(今山东济南)。李白到了齐州紫极宫。杜甫拜见了北海(今山东益都)太守李邕(yōng)。李邕因为不畏强权,敢于反对武则天宠信的张宗昌、冒犯武则天,在青年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名气。李邕的文章、诗歌和书法在当时都享有盛名,特别擅长写墓志铭和碑文,虽然他长时间在外地任职,但朝廷中的很多士大夫、著名寺观的僧人道士,都携带钱物,专程到他的任所,请他写文章,他因此而获得大量馈赠。当时人们议论说,自古以来,以写文章获取大量财物的,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邕。李邕仗义疏财,常常接济贫困的人,家中实际上没有多少财产。

他豪放奢侈,不拘小节,喜欢结交文士诗人。有一次,他得罪了当朝权相,被关在监狱,定了死罪,竟然有人上书唐玄宗愿意代替他死。李邕到了长安、洛阳,在街上走一走,就有很多人慕名跟随。李邕虽比杜甫大三十四岁,但很看重杜甫的才华,曾经主动结识杜甫,邀他一起谈论诗文。

现在,两人得以相见。李邕同杜甫一起游览了新亭,又在大明湖历下亭举行宴会,宴请杜甫。宴会上,李邕和杜甫一边饮酒,一边评论当代诗人。两人谈得很投缘。李邕评论了崔融和苏味道的诗风,佩服杨炯诗文的雄健,不喜爱李峤的辞藻华丽。李邕还谈到了杜审言的诗,说杜审言的有些诗相当杰出,和雅雄壮,令人嗟叹。

这一年的秋天,杜甫到了兖州。李白也从任城(今山东济宁)来到兖州,与杜甫会合。杜甫写了一首绝句《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两个诗人秋天再一次见面时,都仍在漫游漂泊,就像在秋风中飘飞不定的蓬草。李白要想从失意和痛苦之中挣脱出来,追求得道成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他无法像东晋的葛洪那样炼丹成仙,就只有整日痛饮狂歌,发泄心中的郁闷。李白如此狂放不羁,任性逞强,那是为了谁呢?应该是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缘故吧!这首诗写的不仅是李白,实际上也是杜甫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李白和杜甫一起上东蒙山,访问道士元逸人、董炼师。

又一起到兖州城北寻访范隐士。范隐士的住处四周云烟缭绕,听得见寒杵声声,高大的树上结满了酸枣,寒瓜的藤蔓爬满了篱笆。两位诗人像亲兄弟一样,白天携手同行,一边喝酒,一边细细地谈论诗文,喝醉的时候便同被共眠。

杜甫与李白虽然整天地痛饮狂歌,访仙寻道,但力求在政治上大展鸿图的愿望却一直没有熄灭。杜甫决定到长安去求取功名,李白也要到南方去,两人就在城东石门道别。

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杜甫,记述了两人一起漫游的生活,希望有朝一日能重逢畅饮。分别后不久,李白在沙丘(今山东临清)又写了一首怀念杜甫的诗,说思念杜甫的感情就像浩荡的汶水一样,奔流不息。

两人分别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但杜甫一直很怀念李白,十分珍重这份友谊,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常常想起李白来,写了不少怀念李白的诗。

唐代文学史上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结伴漫游和深厚友谊,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按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在“我们四千年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李白和杜甫两人的见面,就像“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

上一篇:孙权爱开玩笑

下一篇:杜甫探亲

标签:李白 > 杜甫
故事:李白的野史揭秘 > 杜甫的野史揭秘
声明:李白与杜甫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