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长沙桓公陶侃

长沙桓公陶侃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13 16:57:29

从晋惠帝延续了16年的“八王之乱”开始,到后来的匈奴人刘渊、刘聪、刘曜相继入侵,接着是羯族贵族主石勒之乱,直到东晋内部的王敦叛乱,苏峻叛乱,这短短的几十年间,真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陶侃就生活在这个中国社会最动乱、最黑暗的年代。青年时代的陶侃就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严谨的作风,从一个小小的县官升任为太尉、大将军,还被封为长沙公,成为与祖逖齐名的国家栋梁,为东晋王朝多次平定叛乱屡建奇功。而这一切,跟他办事果断,雷厉风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长期坚持个人道德情操、意志毅力的修养是分不开的。

长沙桓公陶侃

长沙桓公陶侃

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陶侃虽然在平定荆州时立了大功,消灭了大贼寇,王敦反而将他降职为广州刺史,让自己的堂弟担任了荆州刺史。后又怀疑陶侃指使郑攀攻打自己的堂弟,因而几次想杀掉陶侃。陶侃毫无惧色,表情严肃地对王敦说:“您雄才大略,善于决断,应该能够决断天下的大事,为什么现在这么犹豫不决呢?”说完头也不回起身向厕所走去。王敦于是放弃了猜疑,安排了丰盛的宴席为陶侃饯行。陶侃连夜出发,直接进发广州。但当时王机与杜弘以及广州将温邵、交州秀才刘沈已经占据了广州,广州所辖的各郡县也都投降了王机。陶侃快要抵达广州时,许多人都认为现在不能轻率行动,应当观察形势。可是陶侃根本不听,直接就来到了广州。

杜弘为了对付陶侃,就派使者假装投降。陶侃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阴谋,带兵攻打杜弘。结果,杜弘战败,刘沈也被抓。后来,陶侃又派遣督护许高讨伐王机,结果王机在路上病死。许高挖出他的尸体砍下脑袋。部将们请求乘胜攻打温邵,陶侃笑着说:“我的威名已经显示出去了,难道还需要再派兵吗?如今我只需要写一封信就完全可以平定了。”于是给写了一封信给温邵送去。果然温邵早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陶侃的军队在始兴抓获了温邵。后来,杜弘也投降了,广州终于平定了。

陶侃担任荆州刺史时,荆州的男女百姓互相庆贺,从南陵到白帝,几千里的管辖范围内路不拾遗,老百姓们安居乐业。

陶侃一生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处理政务,都恪守两个字:一是“严”,一是“恒”。

陶侃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每次带兵打仗,凡有缴获,都分给士卒,自己分毫不取;冲锋陷阵,则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因此将士无不忠心效命。陶侃处理政事,极其谨慎认真。他每天并膝端坐,一丝不苟地仔细地审阅公文,大事小事,无一疏露。即使再忙,所有的公函,也从来不让人代写,必定亲自答复,而且从不积压。陶侃常常对属下说:“像大禹这样的圣人,还珍惜每一寸光阴,更何况是我们的普通人。一个人,如果活着对国家和社会没有一点贡献,死得也悄无声息,这简直是自暴自弃!”陶侃从不随意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有客人给自己送礼,他只收那些客人自己劳动所得的土产等,即使价值很低,他也很乐意接受,而且还礼时的物品价值通常都是自己接受礼品价值的3倍。一旦他发现客人送的礼品不是从正道上来的,不但拒不接受,还会把客人痛骂一番。

陶侃能够严于律己,对属下要求自然也很严格。一次,他看见属下聚集在一起喝酒、赌博,陶侃看见了,将头领恨恨得鞭打一顿,斥责他们说:“赌博这种游戏,是那些不务正业的人玩的!这些东西华而不实,正人君子怎么能够蓬头垢面,玩物丧志,还自以为洒脱?”

还有一次,陶侃出去散步的时候,看见有人手里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子。陶侃叫住他,问他:“你手里拿着稻子干什么?”那个人说:“我只是路过稻田,顺手摘了一把玩玩而已。”陶侃立即涨红了脸,把那个人狠狠批评了一顿,并命令手下将那个人捆起来鞭打了好几十下。陶侃还鼓励百姓辛勤耕种,所以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家家粮食充足。

陶侃也很注意培养属下节俭的好习惯。

一天,士兵们在江边上造船,陶侃让大家把剩余的木屑和铁钉捡起来收好,大家都感到疑惑不解,也不知道陶侃要用它们干什么。后来下了一场大雪,议事厅里积满了残雪,陶侃命人将藏起来的木屑铺在地上,大家行走十分方便。许多年以后,桓温准备讨伐蜀地,需要建造战舰,陶侃藏的竹钉子居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时大家才明白陶侃的用心良苦。

除了这种严格谨慎的作风外,陶侃还有宽宏大量的一面。

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陶侃率领士兵到达寻阳。大家都说陶侃准备诛杀庾亮向天下人谢罪,庾亮心里很害怕,便采用了温峤的建议,去见陶侃叩拜谢罪。陶侃大吃一惊,制止他说:“庾元规(即庾亮)竟然要来叩拜我吗?叫我怎么担待得起?”庾亮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态度非常诚恳,陶侃笑道:“您当年修石头城来对付老夫,今天反倒要来求我吗?”随即和他谈笑,并盛情宴请他。为了国家大事,陶侃完全忘记自己的私人恩怨,尽释前嫌,与庾亮、温峤一同赶赴建康征讨苏峻叛贼。

陶侃做到长沙桓公的时候已近晚年,为晋朝立下了卓越功勋。他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主动要求功成身退,不再参与朝政,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官吏们都苦苦相留。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六月,陶侃病重,上表请求辞去所有的职务。陶侃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授予其都护官职,统领文武百官。不久,陶侃去世。

陶侃去世后,尚书梅陶评价他说:“陶公做事的果断明智像曹操,忠诚勤劳像诸葛亮,是陆抗这些人无法相比的!”当时的名相谢安也说:“陶公虽然严厉,但也有宽容的一面。”
 

标签:西晋
故事:西晋的野史揭秘
声明:长沙桓公陶侃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知识链接

晋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