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宰相王导的明智与糊涂

宰相王导的明智与糊涂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14 15:33:32

晋朝在晋元帝司马睿的时候曾出现过一段短暂的中兴时代,当时辅佐司马睿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糊涂”宰相王导。

当时前骑都尉桓彝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渡过长江,见到司马睿的势力微弱,对周䫧说:“我因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来到这里想图个清静,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很没有安全感,将来靠什么复兴晋王朝呀?”后来,桓彝见到了王导,并与王导一起谈论天下的大事,这才改变了看法。出来后,桓彝对周䫧说:“我刚才好像见到了管仲,有这样的贤臣辅佐,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王导

王导

当时的名士喜欢在都城建康游玩喝酒,周䫧也有这个爱好。他眺望长江以北,想起过去与同伴们在黄河边上游玩,而现在却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远离故土,逃到江南,忍不住触景伤情,直掉眼泪,无比伤感地叹道:“这里的风景和家乡没有很大的差别,举目望去只有黄河与长江的区别!” 大家听了,也都触到了痛处,互相望着忍不住流泪。只有王导看不惯大家的这种女人一样哭哭啼啼的样子,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应当齐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沦陷的土地,怎么能够像楚国囚徒一样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呢?”大家听了,都感到无比惭愧,连忙停止了哭泣。

晋元帝太兴元年(公元318年)三月,晋王司马睿即位,即历史上的晋元帝,当时文武百官都站在皇帝的两旁。元帝让王导走上去同自己坐在一起,王导坚决拒绝了,说:“您是太阳,如果太阳与天下的万物等同,还怎么能够俯照苍生!”元帝于是更加信任他,后来还加任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聪明贤能的人也会有“糊涂”的时候。王导在扬州担任刺史的时候,曾经派有关人员到所辖各郡去考察各郡官员的政绩。他们回来后纷纷向王导详细汇报各官员的情况,只有顾和低着头不说话。王导问他考察的情况,顾和挖苦他说:“您辅佐朝政的时候,宁可使法网宽松以至连大鱼都可以漏过去,为什么现在又要道听途说,对这些地方官员吹毛求疵呢?”王导听了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大加称赞,连忙说:“对,对,说得好。”于是这次考察功亏一篑。

当时东晋有一句民谣说:“王与马,共天下。”“马”自然是指司马氏,“王”则指的是王导家族。当时王导、王敦两兄弟垄断大权,引起了司马氏的不满。特别是大将军王敦很有政治野心,气焰嚣张,晋元帝非常反对他。

晋元帝本来很信任王导,但因为王敦的原因,也慢慢疏远了王导,开始信任刘隗、刁协等一班佞人。王敦于是借清君侧,即清理刘隗、刁协等小人为由发动了叛乱。当王敦造反的时候,王导也是装模作样地消极抵抗。既不对他加以阻止,也不组织防备,以致王敦很快就打到了石头城。刁协和刘隗等人死的死,逃的逃,等到叛军兵临城下时,晋元帝在建康城里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

他想到毕竟王导和王敦是堂兄弟,于是命王导带着百官与王敦讲和,王敦支开百官与王导进行了一次密谈。王导出来后,向百官转达了王敦的要求,百官又将这些话转告了晋元帝。虽然这些要求实在很过分,但晋元帝也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于是下令大赦天下,对王敦叛乱的罪行一律不予以追究,而且将王敦封为丞相,统领全国的军队,并负责管理尚书事务,封王敦为武昌郡公,任江州牧。

晋元帝经历了这次叛乱后,气得大病一场,不久就含恨死去。晋元帝死后,晋明帝即位,王敦又发动了第二次叛乱。在加紧篡位的时候,王敦病重去世,而他的儿子又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头脑、庸碌无为、只知道享乐的荡子,所以王敦生前称帝的野心没能得逞,这场叛乱才逐渐平息下去。

明帝追赠在这次叛乱中死去的功臣,封甘卓、戴渊、虞望、郭璞、王澄等人官衔。

王敦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攻进石头城,进而威逼都城建康,都是因为周札打开城门引进敌寇造成的。当时,周札在守备石头城的时候不但不积极抵抗,反而主动打开城门接纳王敦的军队进城,致使东晋朝廷的军队一击即溃。虽然后来周札也在这次叛乱中丧生,但是他的罪行非常明显。然而王导却黑白颠倒,好坏不分,说周札是忠臣,并与朝臣据理力争要替周札追赠谥号。在王导的坚持下,明帝最终还是追赠周札卫尉官衔。

上一篇:暴君石虎

下一篇:遗臭万年的桓温

标签:东晋
故事:东晋的野史揭秘
声明:宰相王导的明智与糊涂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知识链接

晋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