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海螵蛸的典故与功效

海螵蛸的典故与功效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27 09:22:08

海螵蛸的典故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墨鱼有个绰号—─“乌贼”,可是为什么它得到了如此并不悦耳的雅号呢 ? 这却是一个历来众说纷纭的问题,见仁见智 ,但归纳起来,大概不外乎有下列三种说法。

其一 ,中国从前的生物专家相信 ,许多生物均可在某一季节从甲物变为乙物,即所谓的“化生说”,而乌贼乃是海滨中的一种名叫乌的水鸟所变。可它变为水族后,又以乌鸟为食,故人们称之为相残同类的“贼”。这种说法似乎太玄乎了;其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乌贼“性嗜乌 ,每日浮于水上 ,飞乌见之以为死而啄之,乃卷取入水而食之,因名为乌贼 ,意为乌之贼主也”。联想到乌贼在遇到天敌时,自有一套喷墨隐身、逃之夭夭的本领,李时珍的看法倒是颇为可信;至于第三种说法 ,就是起因于它那墨囊里的墨液。可是,“乌贼”的得名, 其咎却又非墨液本身, 而是代人受过的一桩冤案。据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江东人或取墨(注:指墨鱼墨液)书契,以脱人财物 ,书迹如淡墨,逾年字消 ,唯空纸存。”清代人的笔迹中就有一个利用乌贼墨液骗人金钱的案例。其中说的是清同治五年, 有戚某向一位姓何的番禹人借洋钱五百元,由戚某立一借据给何某,言明年底归还。但年关已过 ,何某却迟迟不见戚某还钱 ,何某只好上门索债。戚某却回答说钱早已归还 ,还拿出戚某立下的借据来作证。

可何某明知钱未还他,再一看借据也是假的,便急忙赶回家, 打算找出真正的借据再打官司。谁知家中一大叠单据中 ,独独不见那张借据,只翻出一张空白纸条,看上去仿佛就是戚某立的借据,但上面已空无一字,他这才知有诈。原来,戚某书写借据时,用的不是真墨汁,而是乌贼。当时 ,虽然字迹鲜明,但过不了多久,字迹便慢慢地褪色, 直至字迹完全消失, 成了一纸空文。墨鱼的墨液成了坏人作案的工具, 它也就背上了黑锅, 被人骂为“贼”。

海螵蛸

海螵蛸

海螵蛸的作用与功效

骂归骂,人们对乌贼肉的鲜美,还是不乏溢美之辞。其内壳─海螵蛸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做为中药则见于《素问》中,称乌贼骨 ;《神农本草经》曰乌贼鱼骨 ;现代的《中药志》则载墨鱼盖。《本草纲目》中描述,“乌贼,无鳞有须,黑皮白肉,大者如蒲扇,背骨名海螵蛸,形似樗子而长,两头尖,色白,脆如通草 ,重重有纹,以指甲可刮为末。”中医认为,海螵蛸性味咸,微温,具有除湿,制酸,止血, 敛疮之功。主治胃痛吞酸、吐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等症。

据化学分析表明, 海螵蛸主要含有碳酸钙及壳角质、粘液质,并含有少量无机盐类。其中碳酸钙可作为制酸剂。如临床上治疗胃痛、吐酸: 海螵蛸 15 克, 贝母、甘草各 6 克, 瓦楞子 9克,共研细末。每次服 6 克; 治胃出血 : 海螵蛸 15 克, 白及 18克,共研细粉。每次服 5 克,日服三次 ;治疗各种出血:海螵蛸、骨粉、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 150 目筛, 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 ;治疗哮喘:海螵蛸 1 斤,砂糖 2 斤, 混合。成人每次 15~20 克, 儿童酌减,日服三次。一般用药两周即可见效 ;治下肢溃疡:溃疡面经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后 ,撒上海螵蛸细粉 ,纱布覆盖固定。每隔两日换药一次。用药后创面渗出液减少 ,肉芽生长,最后结痂而愈。

乌贝散,其功能以收敛制酸, 止痛止血为主。临床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吞酸、胃痛等症。

标签:中药典故
故事:
声明:海螵蛸的典故与功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