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重用孔子?晏婴为什么要阻止?

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重用孔子?晏婴为什么要阻止?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3-31 13:55:27

孔子春秋时期的名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贤明。但是,当他来到齐国想要效力于齐景公的时候,齐国的名相晏婴去阻止了齐景公任用孔子,这是为什么呢?且来看看齐景公为何没有重用孔子?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 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营。

齐景公请教孔子施政原则

齐景公请教孔子施政原则

孔子好学,当他与齐国的音乐人的接触中,听到了动听的《韶》乐,就跟着学了起来,并且极其入迷,竟然整整三个月品尝不出肉味来,他专心致至的精神,一时间成了齐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通过高昭子的引见,再加上孔子勤学敬业的传闻,得到了齐景公的格外注意。景公一见到孔子就问如何施政及施政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什么就应有个什么样子,否则,即使丰衣足食,也会寝食难安!”“施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 景公听了很是赞同:“正和我意,正和我意呀!”

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说的原始态,之后发展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遂使“三纲学说”成为儒学的纲领,成为中国社会万古不变的精神枷锁。儒学理论中,最恶莫过于“三纲”。由“三纲”衍生出忠、孝、节三重道德,都不是以己推人的主人道德,是强加于人的奴化道德,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扼杀着民众的天性。

孔子的施政纲领,自然受到齐景公赞赏,准备将尼谿之田封赠孔子,使孔子取得贵族身份在齐国做官。齐相晏婴阻止说:“儒者奸诈狡猾,能说会道,不敢相信;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于领导;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敢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他们四处油嘴滑舌的跑官要官,抱着这样的目的,根本不可能为国家考虑。
 
自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晏婴批评儒学的四条依据,读者自会作出公正地评判。

有必要将晏婴做简单的介绍。晏婴,姓晏名婴字仲,死后谥平,故而又称晏平仲,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一生中多所建树,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崇高声誉。孔丘赞扬他说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之后,《史记》著者司马迁、《晏子春秋》著者刘向都非常推崇晏婴,将其与管仲相提并论。

由于晏婴的干预,更由于“齐大夫欲害孔子”,齐景公遂下逐客令,孔子只好卷铺盖走人。孔子走得非常狼狈,即正在淘米的时候,得知齐大夫欲加害于他,匆忙中提着湿漉漉的米袋子逃跑,带着学生返回鲁国。

晏婴使齐国民众能一时间免遭入学的毒害,可悲的是,此后,中国却未能幸免,在这一荒谬理论指导下,造成几千年权势者骄奢淫逸、作福作威,世代民众低声下气、逆来顺受;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其他权势者的觊觎,更造成五千年来的内战不已,买单者一直都是无辜受难的普通百姓。

那归根到底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重用孔子呢?

主要是晏婴“耍嘴皮子的人,不务实,只会纸上谈兵”的谏言,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完全打消了齐景公想重用孔子的念头。景公怎么能拿着自己祖宗的基业,和他的美好生活开玩笑呢?

再者,孔子毕竟是个外国人,想要把他的理论拿到齐国来用,肯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景公不能因孔子一人,而失去与他多年共事的群臣。齐国大夫里有人想谋害孔子,这就是一个对景公不满、对孔子恐吓的信号。孔子呢,在礼仪界又是个举足轻重的专家,一旦有什么闪失,齐国会触动众怒,不好向世人交代,尤其是他那些弟子。尽管齐国强大,孔子也不能在齐国蒸发掉,景公也不敢冒这个险。

如果景公重用了孔子,一直追随他、忠心耿耿的相国晏婴会怎么想,他们君臣的关系那么融洽,他不能因为一个不靠谱的外国人,而失去一个颇具影响力、敢说真话的重臣。

标签:齐景公 > 晏婴 > 孔子
故事:齐景公的野史揭秘 > 晏婴的野史揭秘 > 孔子的野史揭秘
声明: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重用孔子?晏婴为什么要阻止?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