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百科 > 20世纪初期立宪与革命

20世纪初期立宪与革命

从1901年到1911年,是20世纪最初的10年,也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大转折的时期。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不仅推倒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终结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01年,作为20世纪开端的第一年,就是个不寻常之年。这一年慈禧太后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宣布实行“新政”。“新政”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是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100多道维新法令的总称。戊戌政变后,人人惧谈新政,万马齐喑。由现在素以保守着称的慈禧太后宣布要搞“新政”,浓厚的乌云后面终于透出了一丝阳光。慈禧太后的“新政”不是出于她的本意,但是,既然是以上谕的形式对全体国民进行宣布,“新政”就合法化了,国内肃杀的政治空气渐渐松动,戊戌思潮(思想解放的潮流)重新涌动。从此后的二三年内,国内报刊竞相宣传革新、自由和民权,朝廷大臣也趋赶时世,“人人欲避顽固之名”。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使革命的宣传成为可能。1903年,“自由”、“民权”成为报刊上最耀眼的字眼,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最着名的作品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也开始广泛流传了。

革命的宣传是遭官方禁止的,但是禁而不止。与此同时,立宪的思想也在传播,它是清政府不便公开取缔的,它与革命思潮一起,构成20世纪初中国最重要的两股社会思潮,造成了两场伟大的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一批海内外着名人物领导的资产阶级立宪运动。所谓革命,就是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谓立宪,则是在立宪派的帮助下,由清政府自己来解决国家的政治制度问题,由封建专制慢慢转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与立宪两种运动连绵不断,这一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与这两种运动有关。

革命的发生早于立宪。革命是有组织进行的。革命的组织最初可以追溯到1895年孙中山创建的兴中会。当时是星星之火,主要的活动在国外,以避免国内的严密追捕。1904年国内出现了第一批革命团体,它们是黄兴领导的华兴会、陶成章发起的光复会,着名女革命家秋瑾是光复会的重要干部。1905年,各革命小团体合并组成了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多次有声有色的武装起义,最着名的是1911年初黄兴、赵声组织的广州黄花岗起义。革命主要依靠两种武装力量,前期是会党,后期是新军(清政府仿照外国军制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1904年黄兴发动华兴会起义时,就是团结了当地着名的会党首领马福益。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主要靠新军的力量,所以革命成功后的各省都督,相当一批人是原来的新军将领,如江西都督吴介璋、福建都督孙道仁。

在革命运动渐渐形成高潮的同时,立宪运动也迅速弥漫全国。1904年在东北地区爆发了日本与俄国为争夺远东地区霸权的日俄战争,这本来是一场与中国不怎幺相干的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但因为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引起了中国人的密切关注。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和俄国的失败而结束,给了中国人很大的刺激。在人们的印象中,俄国远远比日本强大,是个庞大的专制帝国,而日本是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小国。这场战争的结局与甲午战争一样:立宪的小国打败了专制的大国。它再一次启迪人们: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比君主专制优越得多,立宪运动由此展开。领导这场运动的是国内的维新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江浙名士张謇、汤寿潜,同时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的维新派也与之密切配合。由于立宪运动的兴起,维新派改称为立宪派。海外立宪派的着名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和杨度。1907年10月19日,清政府下谕各省筹办谘议局。1909年10月14日,全国除新疆外,21个省都成立了谘议局。谘议局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有议决地方重大事件的权力(但它的实行需要经过督抚的同意),各省谘议局的全国性临时组织是各省谘议局联合会,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湖南谘议局议长谭延闿先后当选为主席。1910年9月23日,资政院成立,10月3日召开了资政院第一次会议。资政院是中国第一个具有一定议会性质的中央议政机关。立宪派在资政院会议上提出了迅速召开国会,为“戊戌六君子”冤案昭雪等一大批提案,并且提出了弹劾军机大臣的提议案,要求军机大臣到资政院来接受议员们的质问。谘议局、资政院以及1911年成立的第一届责任内阁构成了中国君主立宪体制的最初模型。

在统治阶级方面,面对革命和立宪的压力,为了不被革命推翻,就必须答应立宪派的要求以笼住人心。1905年慈禧太后作出让步,选派载泽、戴鸿慈、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政治,这是官方筹备立宪的前奏。出洋考察政治大臣在美国、欧洲、亚洲的至少十多个国家做了认真的考察,尤其是戴鸿慈、端方,把西方的政治体制详详细细地介绍给了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上谕,把实行君主立宪确定为清王朝的基本国策,从此清朝政治进入了“预备立宪”时期,预备期为9年。“预备立宪”的第一项任务是官制改革。从官制改革开始,统治阶级各派系就为争夺在中央的权力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于是前有“丁未政潮”,后有“皇族内阁”。“丁未政潮”是1907年军机大臣瞿鸿禨联络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向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和袁世凯发起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权力角逐。1911年,在“预备立宪”实行5年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届责任内阁产生了,它不是选举产生的,而且由朝廷确定的,显示了专制帝国在向民主转化过程中的过渡性。内阁总共13名阁员,其中满族占9人,汉族占4人,满族9人中,皇族又占5人。所有军政大权都被皇室和亲贵所掌握,所以人们把这届内阁称之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就成了中国第一届内阁的代名词。按照清王朝的历来规定,部院大臣中,满汉各半,现在皇族占压倒优势,充分暴露了清政府借实行立宪的机会实行专制集权的真面目。

“皇族内阁”名单公布后,引起了全国的不满,特别是立宪派人士感到绝望,革命的时机成熟了。1911年10月爆发了着名的“武昌起义”。起义是由湖北的革命党人蒋翊武、孙武、刘公、刘复基、居正等人发动的,随即湖南、江西各省响应。立宪派一洗与革命派论战的宿怨,纷纷策动各地督抚反正,脱离清政府的统治,200多年的清王朝土崩瓦解了。清朝的灭亡,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失去了民心。

政治体制的变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化。1905年,在张之洞等开明大臣的奏请下,科举制度被废除了,大学、中学、小学遍布全国,从这时起,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取代了通行中国1000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妇女走出了家庭,抛头露面于多种社会活动,吕碧城是着名的女教育家。张竹君是红十字会的活跃人物。外国的新科学技术比过去更快地传了进来。冯如制造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飞机。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让外国工程师叹为观止。晚清文学界的四大革命:诗界革命、散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界革命,这一时期成就最突出的是小说界革命,谴责小说风行一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金一和曾朴的《孽海花》,这四部书被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都以暴露官场黑暗为题材。这一类文学作品的畅销,说明官场的腐败已成为社会最注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