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军百科 > 正文

舰艇电子对抗设备

来源:海军百科 时间:2017-06-11 04:38:01

ship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equipment

jianting dianzi duikang shebei

舰艇电子对抗设备

舰艇上用于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的电子设备和制式器材的统称。亦称舰艇电子战设备。用于对敌方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水声)信号进行截获、分析和识别,获取敌方电子设备的特征、用途及其位置;对其电子设备实施干扰,以保护己方舰艇免遭敌方发现、跟踪和毁伤。是舰艇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掩护舰艇的进攻行动,也可用于舰艇对来袭目标的防御作战。

分类 按对抗领域的不同,分为舰艇通信对抗设备、舰艇雷达对抗设备、舰艇光电对抗设备和水声对抗设备。舰艇通信对抗设备通常工作在米波和分米波段;舰艇雷达对抗设备工作在分米、厘米和毫米波段;舰艇光电对抗设备工作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水声对抗设备工作在声波和超声波段。按用途分为舰艇电子对抗侦察设备和舰艇电子干扰设备(器材)两类:舰艇电子对抗侦察设备用于搜索、截获、分选、分析和识别敌方辐射源信号,获取敌方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类别、用途等情报。一般由天线(基阵)、接收机、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组成。舰艇电子干扰设备,一般分为有源干扰设备和无源干扰器材两种。按干扰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压制式干扰设备(器材)和欺骗式干扰设备(器材)。舰艇有源干扰设备一般由侦察引导接收机、干扰发射机和控制装置等组成。舰艇无源干扰器材,通常是指具有反射或吸收电磁(声)波能力的材料制成的制式器材及其附属装置,舰艇上常用的有箔条弹(火箭)及其发射装置、隐身涂料,以及用于光电对抗的红外干扰器材、烟幕弹(罐)和用于水声对抗的气幕弹等。

特点 海上作战舰艇面临的战区电磁环境,频谱宽阔,信号复杂、密集并交叠在一起;与飞机相比,舰艇机动性差、反射面积大,舰艇电子对抗设备一般具有在频率和方位上宽的覆盖特性(即宽开性);能快速进行信号分选、处理、分析和识别;迅速、正确实施干扰;掩护舰艇或舰艇自卫用的干扰设备需具有多种技术手段、样式和很高的干扰辐射功率。按舰艇的吨位和作战使命的不同,其电子对抗设备可采用不同的配套方法。小型舰艇一般只装备电子对抗侦察设备,可用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监视和告警;有的亦装备无源干扰设备,用于舰艇自卫;大、中型舰艇则装备雷达侦察设备,雷达有源、无源干扰设备,通信对抗设备和光电对抗设备,并在控制台的统一协调控制下,组成舰艇综合电子对抗系统,使其具有综合的电子对抗作战能力。在某些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上,还装备有水声对抗设备,以提高防潜或反防潜作战能力。舰艇在海上受视距的限制,难于及早发现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海上通信频段宽阔,台、站点多面广,难于有效地压制对方的指挥通信。为此,一些大、中型舰艇在舰载直升机上加装电子对抗设备,执行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任务,扩大舰艇对来袭兵力和反舰武器的防御范围,以及干扰敌方编队指挥通信的能力。使舰载直升机成为由舰艇控制的远距离电子对抗平台,为舰艇的战斗行动提供有力的电子对抗手段。

简史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舰队首先利用无线电收发信机对日本舰队实施通信侦察和干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载专用无线电通信侦察设备和干扰设备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数十种专用电子对抗设备和器材。英国、美国和德国,先后研制并装备专门的无线电通信侦察接收机,无线电通信干扰发射机,雷达侦察接收机和干扰机以及铝箔片(带)、角反射器和水声干扰器、气幕弹等。1942年德国首先在潜艇上使用侦察告警设备,使英美反潜航空兵雷达发现潜艇的概率大为降低。美国1945年研制成舰载电子干扰设备“大象”系统,用于对10公分波段的火控雷达实施噪声干扰,获得明显效果。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在越南、中东等局部战争中,随着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战术导弹、制导炸弹和用雷达控制的火炮广泛应用,促进舰艇电子对抗设备中的雷达对抗和通信对抗日趋完善,水声对抗设备、光电对抗设备也得到迅速发展。

现状 7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舰艇电子对抗设备从模拟设备向数字化设备迅速发展,并具有某些人工智能和自适应作战能力,逐步从单机设备向综合多功能的舰艇电子对抗系统发展。80年代以后的现代舰艇综合电子对抗系统,对电磁辐射源具有全空域、全波段的作战能力。能对密集的电磁信号进行分选、分析和识别,对预编程的威胁辐射源自动告警,自动将参数送给干扰设备,实时地对对方电子设备施放干扰,并自动选择最佳干扰参数或按预编程的干扰方案确定干扰顺序,以形成各种组合干扰样式,并对干扰效果进行监视、判断和评估;利用微处理机群控管理,进行系统的集中控制和态势/表格显示,并具有战区电磁环境的威胁数据库。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电子对抗装备,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美国舰艇的AN/SLQ-32(V)3电子对抗系统中,多波束干扰机的有效辐射功率可达兆瓦级;具有同时干扰多批目标的功率管理能力;侦察接收天线有32个波束,干扰发射阵有140个干扰波束,可同时处理和干扰75~80个目标。

随着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普遍使用,未来舰艇电子设备的主要作战对象,将逐步过渡到对敌方舰载C3I(通信、指挥、控制、情报)系统和多种制导方式的精密武器的对抗,促使C3对抗(指挥、控制、通信对抗)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舰艇电子对抗设备将与硬杀伤武器更紧密地结合,从体制上更加完善软、硬配系,发展各种专用反辐射武器系统;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电子对抗设备的性能,缩短其反应时间,扩展侦察、干扰的频率范围;提高有源干扰设备的干扰功率,发展多功能、智能型无源干扰设备;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使舰艇电子对抗设备成为高效能、综合化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海军百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