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书库 > 南询录 > 卷四

卷四

书籍:南询录作者:邓豁渠 时间:2016-08-23 22:48:17

四O

專去煩惱,垢盡理明,此小乘教煩惱即是菩提。事理混融,此大乘教。只主見性,煩惱菩提俱皆分外,此上乘教。上乘之學,專透性命,玄元之一竅,不在神機上幹,不在事情好與不好上幹。

四一

自宋以來,學孔子的流落情念,學老子的流落法術,學佛的流落空寂。宋儒之學行於世,孔子之教衰;平叔之學行於世,老子之教衰;神秀之學行於世,古佛之教衰。

四二

一日往探葉品山,論及睡著不做夢的時候,此是沒沾帶去處。言思路絕,煙火泯滅,五丁不能致力,六賊不能窺測,是謂上機緣。玄之又玄,這個玄機,徹上徹下,所謂神光獨耀,萬古徽猷,包含宇宙,照徹今古,天地有壞,渠則不壞,諸佛之妙心,眾生之命脈也。

四三

上乘覷破性命機關,有情無情,皆所不論,直造佛祖門庭,小乘大乘,皆不屑為,此乃教外別傳,沒能所、絕蹤跡,超於言語想相之外者也。至哉玄機,妙哉秘義!今之學者,有個道理,有個學的。人人與理為二,則墮兩邊之見,又有一等,以世事另作世事,以學問另作學問。幹世事時,黽勉從事,忘了學問;幹工夫時,沈潛理趣,違誤事為。古之人,勤事者,莫如禹。必待水上平然後學,則八年在外,皆苦趣也;當事變者,莫如周公。謂公必待流言止然後學,則三年居東,皆尤危也。心跡之判久矣,雖久於學問者,未能混融心跡為一,縱橫無礙,其弊安在哉?

四四

人在眾生之中,智巧固優,茍不知學,比眾人猶苦。何貴於智?學者於眾人之中,知學固憂,茍不了道,比眾人猶苦,何貴於學?天機在人,分分明明,停停當當,活潑、圓融、透徹。當動時自動,當止時自止,加不得一毫人力安排布置。凡人動靜語默,幹好幹不好是他。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春夏秋冬,風雲雷雨,飛潛動植,皆是他在變化。百姓日用,用此也;率性,率此也。此是後天道,若墮其中,即有生滅,難免輪回,縱雖曉得向上事,難以透入。

四五

但動念即屬境界,有善有惡,與無善無惡面目,另是一樣。凡聖消息,於是乎分矣。超出動靜語默者,無善無惡妙機也。才有著,不拘好歹,俱落境界,而非本來面目。不露面目時,是個甚麽模樣,說似一物,即不中。有著的,是有心知識;不著的,是無心知識。

四六

如今眼前這些人,一往一來,動作的都是本色,不曾加添一毫意思安排,我們參及究到這等去處,才得妥帖。久久心法雙泯,就與亦子一般,渾無掛礙。到此地位,日新又新,火然泉達之機,自有不可遏。到頭消息,豈易言哉!

四七

當機拂逆時,不容不怒。當感傷時,不容不哀。文王之赫怒,孔子哭之慟,皆發而中節,天機不容自己也。學者不達孔文這一竅。當怒而怒,謂之動客氣;強執而不怒,謂之有涵養。與文之帝則,孔之從心,大不侔矣。

四八

夜間夢幻,是遊魂把識神到處引將去了,曾所未見境象見之,曾所未到處到之,與日間情念,同一妄機之展轉也,均謂之幻。幻也者,從無中生有,從無中而滅,本非真實,何足系念?一切情念,依機而起。機依神,神假真心妙明,無端變態,生生不已,透妙明真心,寂滅現前一切,生滅自然,潛消默化,雖自己亦不得,二與其機之神也。

四九

學問不的當人,每談世事,卻有滋味,有情趣,一句延一句,一事延一事,不覺漂流去了。學問的當人,非不談世事,其心淡然,無欲無情,一句兩句,三四五句,就沒有說的,不相這等人,做不得主,以致葛藤不斷。有等做工夫的與不曾忘見的,於世事亦少談論,有物在心,學問亦未的當,於世事無情,於道理有情,均不是忘機之流也。

五〇

見道之人,遊戲三昧,一切情念不能系;茍非其人,舉心動念,皆是無明障礙本性。見道之人,悔過也好,收斂精神,保合太和,元氣不悔也好,放蕩形骸之外,心曠神怡;茍非其人,悔則墮外道,不悔則惰世情。

五一

學問以同流合汙為混俗,以肆情徇物為率真。與其同也,不如立己於峻;與其黨也,不如踽踽涼涼。和而不同,群而不黨,非學問明白腳跟穩當者,不能終日乾乾,夕惕若無咎者,學者不可容易撒手。

五二

書生泥於舊見,謂佛自私自利,不如他聖人萬物一體。佛者,妙覺也,乃大智之別名。世界在大覺理中大海之一浮漚也,皆幻化。自佛視之,時藐然其至微也,故其立教,以出世為宗。儒者在一浮漚中,尚且鉆研不出,敢望其領是道乎?茍非超群逸格之才,不足以擔當此道,古今罕有其人,豈可責備書生輩!書生且不可,況其全真之徒歟,況時流之禪歟!

五三

講聖學的,脫不得秀才舊套子。雖說情順萬事而無情,終是有沾帶,饒他極聰明,會修為止,透視前的向上事,實難悟入。

五四

情順萬事而無情,即物來順應義,不如在廓然大公上理會。在廓然大公上理會,更不如內外兩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上一篇:卷三 下一篇:卷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