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吴又可

吴又可

最后更新时间:2021-10-27 21:10:34

吴又可简介

【介绍】:

吴又可(公元十七世纪),名有性,号淡淡斋,明末·震泽人,居太湖中洞庭山(今属江苏吴江地区),其生卒年岁不详。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苏州府吴江县等地区瘟疫流行,山东、浙江一带,疫情尤爲严重,死亡十居七、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吴氏通过实际观察和深入研究,“静心穷理”,着《瘟疫论》二卷。他首创“疠气”说,认爲瘟疫病因与过去所说的“时气”和“伏邪”不同,也不同于常见的外感和伤寒。是因一种不能察见,也不能嗅闻和触知的四时不正之气,由口鼻传入人体所致。瘟疫之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吴氏以前,般皆把瘟疫列爲杂病,医书往往附见,不立专门。又或误解《素问》关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而妄施方剂。吴氏深知伤寒是感“常气”从毫窍而入,中于脉络,从表入裏;瘟疫是感“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不表不裏之间。故特创立“达原饮等方,以爲治疗,并附案证,刊载于《瘟疫论》一书。此书在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刊印传世,从此瘟疫一证,始有绳墨可循;在祖国医学史上因此而展开了传染病学说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