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褒姒

褒姒

拼音:bāo sì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09 18:20:23

褒姒简介

褒姒

褒姒

褒姒,《史记》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姒姓,出于褒国,生于周宣王36年(公元前791年),卒年不详。西周君主周幽王第二任王后,太子伯服生母,周平王宜臼后母。

生平

在《史记》的记载中,褒姒的出身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夏朝末年,褒人的神灵化身为两条龙,在夏王大庭交媾。对此深感恐惧的夏王占卜神灵的结果,是“莫吉”。夏王又占卜神灵,能否把龙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收藏?结果是“吉”。于是,夏王命人把龙漦藏在椟匣里,好好保护起来。自夏末至西周三代,王室均以郊礼祭祀这个盛有龙漦的椟匣。

到了周厉王统治时期,周厉王打开了椟匣,想观看一下。结果不小心,把龙漦洒流于王庭,还无法清除。周厉王决定用巫术除去。周厉王命宫女裸身跳舞,迫使龙精化为玄鼋。后来,这只黑色的大鳖爬到王府里去了,恰巧被一个年轻貌美,才十六岁的宫女卢氏碰上,结果宫女卢氏怀孕八年。在周宣王年间,这位二十四岁的宫女卢氏生下一个女儿,就是褒姒,宫女卢氏认为这个女婴不祥,而感到害怕,之后宫女便狠心将女儿抛弃,之后周宣王王后姜氏听说此事,便将宫女卢氏处死,并派人去找这个女婴,却找不到了。

女婴被扔弃后,被一对以卖桑弓弧、箕箭服为生的夫妇发现。这对夫妇便将其抱养。但在宣王时期,民间留传著一个童谣:“月将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宣王听了认为不祥,而且发现这对夫妇正在卖桑弓弧、箕箭服,便派兵去捕杀他们,于是夫妇俩便逃到褒国。

后来褒姒被褒国人抚养,褒姒长大后,姿色美艳,褒人将她精心打扮,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十三岁的褒姒入宫。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

烽火戏诸侯

褒姒是个冷美人,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褒姒虽然当上王后,儿子伯服也被立为太子,但她却很少露出笑容,偶露出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为了取悦讨好美女褒姒,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周幽王纳了虢石父之议,举烽火召集诸侯于骊山前(陕西临潼),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饮酒作乐,只好狼狈地退走,褒姒终于开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后来褒姒怀孕,十个月后,褒姒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格外欢喜,更加宠爱褒姒,爱如掌上明珠,宠冠后宫。周幽王废了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带其子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

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络鄫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以及犬戎入寇,大举进攻镐京,此时周幽王正与褒姒纵情淫乐、吃喝玩乐,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后来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戎兵杀周幽王、伯服和郑伯友於戏(今陕西临潼东),虏走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褒姒被掳后,从此下落不明,故《诗经·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长舌妇”这一俗语最初也是仅指褒姒。一首讽刺周幽王只知道宠幸褒姒,却斥逐贤良的诗《诗经·大雅·瞻卬》中有几句讽刺褒姒“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此句意思是有个妇人长了长舌头,这是祸根。大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这个妇人制造的。从这首诗发源,“长舌妇”这一俗语开始流传。

吕氏春秋》提到的周幽王想要褒姒笑,但因而戏弄诸侯,是因为任意击鼓,是为"击鼓戏诸侯"。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此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2012年初,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相左。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褒姒的野史解密

褒姒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现在天下太平了,烽火台也早就没用了。不如大王把烽火点着了,让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肯定会笑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