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01 22:06:57西周简介

西周疆域图(绿色部分)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国姓为姬。定都镐京、丰京(宗周)(今陕西西安),成王五年营建雒邑(又称成周 ),以此为中心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王经常在成周驻节,但是主要活动依旧以镐京为中心。 昭穆之世,周人加强了对东方的活动,大量活动以成周为中心。等到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后来这里由秦人夺回),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史称平王东迁。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西周从约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6年。
前770年,平王弃宗周而迁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其他民族。
以武装殖民与军事占领来进行东进。每有新开拓领地,须筑城、建庙、立社,即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西周经济

西周兽面片
青铜农具使用比商代更为广泛,排水与引水技术掌握较好,农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种植。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商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与“都”中,出现了更大的市场。
西周实行井田制度。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使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西周时期,商业发达,有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海贝、海蚌和占卜用的龟甲等,往往都是从远方贡献和交换来的。海贝当时也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计算。舟船和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西周社会生活
采集是当时平民的主要日常生活来源,而狩猎则是贵族的娱乐活动。周朝是多妻民族,因此引进了宦官制度,直接影响了中原文化,直到清朝灭亡为止。
西周的制陶及制釉技术十分进步,不过器皿多半为灰色。雕制玉器的数量减少。[8]
西周战争与交往
周朝建立以后,仍不断用兵,常和荆楚、鬼方、严允、东夷、淮夷等邻邦发生战争,互有胜负。《诗经·采微》描述当时周王朝与𤞤狁作战情况和士兵的艰苦战斗生活:“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𤞤狁之故。不遑启居,𤞤狁之故。”与此相反,更多的则是与邻邦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西周的野史解密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么?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和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让一些专家学者对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假有了新的看法。 [阅读]

褒姒怎么读?褒姒的生平
褒(bāo)读阴声,不读上声。姒(sì)读去声。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周幽王姬宫湦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