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晋献公晚年昏庸无道,真的能全怪骊姬么?

晋献公晚年昏庸无道,真的能全怪骊姬么?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3-09 13:38:05

徘徊在早已灰飞烟灭的九层观月台遗址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晋献公能在晚年犯下如此昏庸的错误,以至于让他的骨肉和晋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骊姬的出现当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倘若因此把责任推到骊姬身上,恐怕就有失公允了。再往深思考时,我蓦然发现,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年老昏聩几乎是历朝历代君王都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夏桀不必说,商纣王也不必再次提及,单是被中国人视作历史上最伟大帝王的“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除过宋太宗赵匡胤年方50突然暴毙外,其他三位帝王到晚年竟然都有极为相似的昏庸无道言行,前后判若两人。

晚年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劳役数百万人次修筑万里长城、骊山墓和阿房宫;又实行苛政,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秦皇坐拥天下美女,后宫佳丽何止三千,杜牧在《阿房宫赋》说,秦皇后宫嫔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将渭水都染成了红色。“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有不得见者三十余年”。不仅如此,秦皇为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又到泰山封禅;偏信方士诳语,多次派人入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等等。秦皇梦想千秋万代地把他开创的基业传下去,结果只到二世就宣告了灭亡。

汉武帝晚年做了很多荒唐事,但让他最后悔的就是处理“巫蛊”案。江充是武帝的宠臣,平时跟太子有些过节。看到武帝神志恍惚,将不久于人世,担心太子日后报复,就设计陷害,把武帝的病归咎到太子暗地里的诅咒。武帝迷信思想严重,就怀疑太子兴风作浪。太子惶恐不已,被逼造反,失败后带着俩儿子逃跑,被捉后一并处死。太子的母亲卫子夫,及其娘家老老小小统统被诛,只有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被狱吏冒死救下,就是以后的昭帝。汉武帝死前突然良心发现,感到自己晚年的昏庸政治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于是在安抚流民的同时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汉武帝晚年的昏庸无道与秦始皇一般无二。

唐太宗晚年的生活也是一样的荒淫糜烂。他修复了隋炀帝在洛阳建的豪华宫室;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杨妃,还把已故大臣武士镬的14岁的女儿选为才人,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即“武媚娘”,后来的武则天。他晚年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迷信占卜、痴迷丹药,最后让自己糊里糊涂地暴毙在那个印度和尚配置的假丹药下。

晋献公晚年的昏聩已不是个例,而几乎成了历朝历代君王的共性特征。尽管每个年老皇帝犯浑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当我拨开其云遮雾罩的层层虚浮的表象时,还是看到了一些共同的本质因素。

晋献公和骊姬

晋献公和骊姬

首先,年高体迈,神智衰竭,已经使这些昔日英明果断的君王不能正常地去思考国家大事,常常是以小孩子的心性去把持生杀大权。献公杀申生,武帝杀死太子,都是一种畸形思维的表现。但凡稍微有些理智,或者说,他们再年轻几岁,这种悲剧应该是可以避免的。骊姬只不过玩了一个拙劣的“蜜蜂计”,就让耳聋眼花的晋献公相信太子申生果真敢调戏他的爱姬;骊姬给申生奉献给献公的祭肉里下毒,嫁祸于申生,晋献公居然铁心认定申生有弑君篡逆之意,竟不分青红皂白,不做任何查证,就生生把他的亲儿子给逼死了。如儿童般的幼稚天真让天下人哭笑不得。

其次,近小人远君子,偏听偏信,使他们本已经衰弱的神经显得更加弱智。夏桀宠信妺喜,纣王偏信妲己,秦皇偏听赵高,汉武帝则偏信江充……年高昏迈的君王无法身体力行去“兼听兼信”,只能在宠妃和奸佞把持的朝政下听到一面倒的阿谀颂扬之词,以为只有他们才是对他最为忠心耿耿,其他的诤臣、忠臣都可能被他怀疑为谋反篡逆之人。这里的亲情和血缘甚至已经成为老年帝王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沾满血腥气的杀手锏。当骊姬、优施一帮奸佞小人包围在献公身边的时候,同时意味着其他的忠臣、诤臣乃至骨肉至亲都不能靠近这个最高主宰者一步,所有的阴谋诡计便由此有了它最“合理”、最充分的施展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因此弹奏出了它最貌似美妙的和谐音符。

再次,大功告成,及时行乐,也是导致君王们走向昏迈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曾经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南征北战的君王们,在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奢侈无度地去享受绝无仅有的帝王之乐。晋献公花费数年、劳役万民去建九层赏月台;秦皇耗费巨大开资建设仅供他一人享受的阿房宫;汉武帝和唐太宗荒淫奢靡,迷信方术,不惜财力派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都是这种心态的表现。后人可以指责他、谩骂他,但“家天下”的专制制度却使这一切都带上了“理所当然”和“堂而皇之”的美妙色彩。

最后一点是君主帝王们老年越来越狭窄的安全防御之心。这些帝王都是在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刀光斧影中打下的江山社稷,谋害别人和提防他人是他们基本的常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病魔的侵入,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疑神疑鬼,越来越提心吊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们大开杀戒,滥杀无辜。这样的冤案、血案已经是司空见惯、当怪不怪了。申生被逼死,晋献公害怕公子重耳和夷吾乘机作乱,恐慌之余,早把父子之情抛到九霄云外而敕令属下穷追猛打、格杀勿论!太子本无篡逆之意,汉武帝听信谗言,太子被逼造反,太子及卫夫人全家被屠杀殆尽后,武帝才察觉到自己彻底错了,悔恨不已……早年的“兄弟阋墙”、血亲互残,已经使这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形成了一种犹疑反复、怀疑一切的畸形思维模式。

标签:晋献公
故事:晋献公的野史揭秘
声明:晋献公晚年昏庸无道,真的能全怪骊姬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