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申生之死:从《论语》所阐释的君臣父子来解释

申生之死:从《论语》所阐释的君臣父子来解释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3-13 10:13:28

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因骊姬之乱自缢而死,后人对其评价纷纭。为了给历史人物以正确的评价,参照春秋时代贵族子弟的生活环境与其所接受的思想熏陶,以《论语》中所阐释的君臣父子观为参照,从申生的人子、人臣、储君三种身份的角度,对申生自缢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晋太子申生自杀,晋献公非常后悔

晋太子申生自杀,晋献公非常后悔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父子关系作为一国之纲和一家之轴,支撑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运转。君臣父子关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伦理基础,《论语》对这些伦理关系的陈述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晋献公时期,骊姬之乱使得晋国太子申生自缢,诸公子四处逃亡,直到晋文公流离在外十九年后重归晋土,晋国才又开始复兴。但在这期间,晋国内斗不断,元气大伤。太子申生作为事件的受害者,留下了一段让人心生感慨的历史。对于申生的评价,《国语·晋语》中记载“是以谥为恭君”根据《逸周书·谥法解》中对“恭”的阐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申生总体上还是持肯定观点的。

白居易在《晋谥“恭世子”议》中写道:“大凡‘恭’之义有三:以孝保身,子之恭;以正臣命,臣之恭;以道守嗣,君之恭。”那么,申生身为人子、人臣、国家储君,是否做到了这三点呢?本文将以《论语》中所阐述的父子、君臣之道作为参照来分析太子申生自缢的价值。

一、以《论语》中的君臣父子观作为申生之死的参照的合理性

评价历史人物,应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当中。以《论语》中的伦理观作为评价申生的参照,符合以下两点条件:

(一)时代

左传》中记载有关公子申生的事件从庄公二十八年开始:

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

结束于僖公五年:

晋侯使以杀太子申生之故来告。

以公元纪年,则公子申生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66年到公元前655年之间。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即孔子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与申生同处于春秋时期。又《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此时的孔子已可以为贵族师,其学识见识可见一斑。我们就以孔子二十岁(公元前531年)来计算,据公子申生之事仅124年。孔子也处在战乱不断、诸侯争霸、王道不行的社会环境中,因此,以《论语》中所阐述的君臣父子之道来作为申生之事的参照是合理的。

(二)观念

现代人看申生之事,多感其忠孝,哀其不幸,评为“愚忠愚孝”,但这都建立在当代人的道德基准上,未必符合申生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所接受的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虽如此,时人仍读诗习礼,重礼乐之道,行人问答出口言诗便是明证。申生作为太子,从小定从这些典籍中接受道德礼仪的熏陶。孔子崇周礼,有修诗之说,又“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由此看来,孔子与申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同一范围内的。因此,以《论语》中的君臣父子观作为申生之事的参照是合理的。

二、子之道

申生是晋献公与齐姜之子,必将对晋献公履行人子的责任。孝道是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之一,自古以来,各圣贤都对“何为孝”下过不少定义。《论语》中谈到“孝”有十九次之多,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

总的来讲,《论语》中把孝看作是仁的根本,也将孝道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能够赡养父母,这是子女是最基本的义务;第二层是要敬重父母,恪守对待父母的礼仪;第三层是在精神上与父母有沟通,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是最深程度的孝。我们从申生平时的修养和实际行为中可以看出,申生对晋献公是非常尊重的,从不违背他的命令,不管是“使大子申生居曲沃”[3] (P.240 ),还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臯落氏”[3] (P.268 ),申生都言听计从。被骊姬设了圈套蒙冤之后,有人劝申生辩解,申生不但没有辩解,反而处处替献公考虑:

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可见,申生不但顺从父亲的意愿,也非常关心父亲的喜怒哀乐,努力想让父亲开心。按照《论语》中对孝的阐释,申生可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了,而他最终却没有得到孝子该有的回报,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三、臣之道

除去人子的身份,申生还是晋国的一名臣子。那么他是否是一个仁臣呢?《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君臣之道的言论。如: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俱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

《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申明:作为臣子要对君主尽忠,但臣子对国君尽忠要以君主礼待臣子为前提,对于君主做出的错误决定,臣子是可以不听从的,如果以道事君行不通的话,臣子宁可辞职。申生作为晋国的臣子,是需要对国君尽忠职守的,那么,晋献公是否做到了以礼来对待申生呢?

《左传·闵公元年》记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还,为太子城曲沃。

太子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晋献公使太子将下军是给予太子卿大夫的职位;为其都曲沃使申生远离自己,有排斥之意。晋献公派遣太子去讨伐臯落氏,里克曾进谏说:

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可见晋献公违背了礼制。但是对于这种君不以礼使臣的做法,申生也没有一点反抗。申生出征前晋献公赐他偏衣和金玦,里克和狐突已经猜测到了晋献公心中的真实意图,劝谏他拒绝出战,但申生辞曰:

不可。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谮在中矣,君故生心。虽蝎谮,焉避之?不若战也。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

可见申生也知道晋献公对自己已心有隔阂,太子之位可能不保,但还是没有做出丝毫反抗,忠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从申生的角度来看,他一心所想的只是忠君,而为人臣的真正职责却是辅助国君治理国家,使民富且乐。所以,申生非但没有以道事君,还纵容君主的过失,《荀子·臣道》云:“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因此,申生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臣子。

四、储君之道

作为晋国的太子,申生身担国家重任,其言行对于国家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申生自缢以后,晋国上演了一场持久的争位之战,政局动荡,许多有才之士也成为不同派别斗争的牺牲品。由于国君之位不定,上层领导群的注意力被分散,疏于对国家的治理,百姓的生存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君臣之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论语》在阐述如何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臣子时,也从侧面阐述了一个称职的国君是怎样的。《论语》中有关国君问政的记载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在骊姬之乱中,晋献公无可争议地是个昏君,但作为储君的申生也未能认清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左传·闵公二年》中记载:

大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念周桓公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在这段话中,狐突已经将晋国的现状说明给申生了,为申生提供了他可以选择的道路——“孝而安民”,点明他个人的选择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和国家安定,但申生不愿让自己落一个不听君令的名声,拒绝了狐突的建议。

《国语》记载申生在临死之前,让猛足转告狐突:

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死何悔!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尽管申生完全没有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但他心中也还心系着国家的命运,知道国家的现状不好,以后也可能面临更多的灾难,所以才请求早已闭门不出的狐突辅佐晋献公治理国家。可是申生更多地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要求仅限于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孝顺儿子,即使意识到晋献公这样做会使国家蒙受灾难,却听之任之,没有试图做出一些挽救。因此,申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储君。

我们不能凭空想象如果没有骊姬之乱,申生即位后就会使晋国强盛。但从历史的现状来看,申生自缢,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都是无益的。

五、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以《论语》中所反映出的父子、君臣之道为参照,从人子的角度来看,申生称得上是个孝子;但从晋国的臣子和储君的角度上考虑,申生为臣不谏,听任君主的昏庸,为储君不智,眼看国家即将蒙难却以死逃避。因此,申生作为臣子、储君是失败的。

自古忠孝两难全,尽管我们为申生的选择和命运扼腕叹息,但我们还是体会到了申生抉择时的痛苦挣扎,我们没有权利一味去指责身处其中的申生,相反,申生在某些方面也是值得钦佩的。申生在临死前说:

吾闻之:“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若罪不释,去而必重。去而罪重,不智。逃死而怨君,不仁。有罪不死,无勇。去而厚怨,恶不可重,死不可避,吾将伏以俟命。

申生认为死亡是自己最合适的出路,是仁、智、勇的表现。

申生从父命、从君命,虽然其行为使他成为了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的牺牲品,但是他心中存孝,心系社稷,最后选择以死明志,也算是他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寻和坚守。

标签:晋太子申生 > 晋献公
故事:晋太子申生的野史揭秘 > 晋献公的野史揭秘
声明:申生之死:从《论语》所阐释的君臣父子来解释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