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乾隆禅位

乾隆禅位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14 15:13:25

乾隆在继位举行大典之时,就立下誓言:“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乾隆御笔

乾隆御笔

他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他想仿照尧舜禅位以落个身后美名,另一方面还想以此祈求长寿。因为他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终年69岁,这在清代帝王中已经属于少有的高寿之人。而他继位的时候已经25岁,60年后,将至85岁高龄,因而,他说这番话的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为长久一些。但是亲政以后,长期为君的政治生涯不但使乾隆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而且也使他尝尽了君临天下的甜头。这样,乾隆的禅位思想一度发生了变化。他找了各种理由,对禅位表示了相当消极的态度。但是七十多岁以后,由于他的身体和精神已每况愈下,失眠而且健忘,这种情况也促使他把禅位问题重新提上了自己的议事日程。

乾隆在选择继承人方面也费了不少心机。为了防止前朝争储夺嫡的斗争再度重演,他对诸皇子严加管束,并对其地位、权势也严加限制。

同时,他还利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对所有皇子进行长期考察,以确定最终的继承人。这样到了乾隆六十寿辰时,所有年龄较长的皇子都因各种原因被淘汰掉而无缘于皇帝宝座。对于此事,乾隆虽然对皇子过于求全责备,但有利之处则在于防止了前朝争储夺嫡斗争的重演,对于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后,他在年龄较小的一批中选择了皇十五子作为储君。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后,因为距离传位之期愈益接近,乾隆便下令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为禅让归政作准备。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在继位60周年之际,乾隆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于勤政殿,当众取出当年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建储密旨,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并决定于次年正月举行传位大典。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六日,在太和殿,乾隆将“皇帝之宝”亲授皇太子

嘉庆则御殿登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乾隆乘舆还宫,开始了他的太上皇生活。

但是乾隆这个太上皇,却依然操纵着朝政大权,早在宣布传位之初,他即决定,将那些因为自己年老而不能胜任的祭祀和礼仪活动交由嗣皇帝处理,而对于军国大事和人事行政等却依然要事必躬亲,这样新皇帝没有任何的实权,成了一个空架子。可见,乾隆的这种传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他本人并没有打算放弃任何的权力。逊政后的乾隆在此后的三年中依然享有着一位实际皇帝所应有的待遇。

传位后他依然居住在养心殿,理由是便于指导新皇帝理政。另外,新皇帝登基,全国理应使用新历和新币,但在皇宫之中仍用乾隆年号,各地铸币机构也是乾隆、嘉庆钱币各铸其半。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批阅奏章、官员任免等政务,在传位之前许诺交由嘉庆处理,但此后乾隆依然是事必躬亲,只让嘉庆搞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乾隆的让位“让”得并不彻底,把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宝座给了新皇帝,这样的宝座也就失去了它所应有的分量。我们也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权力始终是他所要紧紧抓住的东西,失去了它,对于乾隆这样一位统治了60年的君主来说,肯定会有些不习惯吧。

 

标签:乾隆
故事:乾隆的野史揭秘
声明:乾隆禅位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