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周瑜

周瑜

最后更新时间:2016-08-29 09:25:17

周瑜简介

周瑜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他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战后两年,他即病逝,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传言“曲有误,周郎顾”,并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礼遇器重,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之人物。

周瑜生平

异姓兄弟

周瑜出身名门,族人曾经两代出任朝廷要职之位,父亲周异曾任洛阳县令。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举家迁至舒县。周瑜与孙坚儿子孙策同年,生于175年,为生死之交,甚至提供自家南侧大宅给孙策一家人,同时拜谒孙策母亲,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久,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杨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随。

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手下打拼,终于起兵发展,正要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地说:“吾得卿,谐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随后帮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秣陵、曲阿,打败笮融、薛礼,将刘繇赶走,发展极快。后来孙策亲自进攻山越,对周瑜道:“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我以这班士兵夺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足够,你先回去镇守丹杨。)”周瑜遂回师丹杨。

雅量高致

不久,袁术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从父周尚为丹杨太守,袁术本想招揽周瑜,但周瑜认为袁术一事无成,托辞请求回居巢出任县长,袁术听信了这一请求之后,周瑜却取道居巢东渡长江到了吴地。当时正是建安三年(198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并任命他为建威中郎将,发二千人为周瑜部曲,赐军马五十匹,为其建造屋舍,馈赠赏赐无人能及。孙策下令道:“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少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就像之前在丹杨,就是他征召人手及船只粮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计算他的功劳,这些也未足够报答啊。)”,周瑜的年龄仅比孙策小一个月。

周瑜身于舒城练兵,出备牛渚,后再领春谷长。不久,孙策发兵攻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当时江夏还在黄祖手上并不是孙军领下),攻克皖,两人将当地乔公的两位女儿占为己有,孙策对周瑜笑说:“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乔公的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我们二人作为夫婿,亦够她们高兴了。)”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后再进逼寻阳,大破刘勋,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200年,孙策遇刺伤重,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并与长史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担任中护军。同时,曹操打败了袁绍,要求孙权送子质到曹营。孙权与周瑜及其母商议,当时张昭等人建议接受曹操的要求,周瑜却坚决反对,他认为:“昔日战国时期的楚国初时被封于荆山的侧面,只有不满百里的土地,后来继嗣贤能,广开国境,建立基石于郢,遂据荆、杨二州,至到南海,传承家业、延续国祚有九百多年。现今将军(孙权)继承父、兄余下物资,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境内富饶,人心不会思乱,乘船在水上举帆,朝早出发黄昏便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质?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建立关系,与其建立关系,则有召命便不得不往,会被制伏于人。最多只不过做一个诸侯,仆从十多人,车数辆,马数匹,又岂可和在南面称霸相同?现在不如不派遣人质,慢慢观看其变动。若曹氏能率兵来统一天下,将军(孙权)再臣服于他也未迟。若是策划暴乱,士兵犹如火烧,不息兵而自我消灭。将军(孙权)韬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质?”

雄烈胆略

孙权之母支持周瑜的决定,并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周瑜所议决实对。周瑜与孙策为同年,只小一个月而已,我视他为自己的儿子,你要以事兄之礼对待他。)”最后,孙权也没有送人质给曹操。206年,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208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为前部大都督。

赤壁之战

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又受到鲁肃以及代表刘备势力出使的诸葛亮的说词影响,正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指出:“第一,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舍马鞍而就船桨。第四,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周瑜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言降者,如同此案!”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相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巴丘殒命

周瑜与程普乘胜追击,发兵南郡,与曹营大将曹仁隔江对持。周瑜遣甘宁先攻夷陵,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周瑜亲自率军进攻,但右胁被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撤退。曹仁闻得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起身乃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前后约一年时间,南郡终于被攻克。孙权别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同时周瑜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但孙权不用。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即天下二分之计: 因当时刘璋暗弱无断,常被张鲁攻掠,而曹操新败,未能恢复元气。可趁此时机攻讨刘璋而吞并张鲁,再与西凉之马超结援,然后再出兵襄阳。如此,反攻北方即可成事。孙权答允,但就在赶回驻地江陵途中染重疾,不久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孙权亲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动。

婚姻争议

古代人早婚,故有人认为小乔并非周瑜元配(周瑜娶小乔那年己24岁),且三国志中使用“瑜纳小乔”因此有人推断小乔只是妾,但其实,古代成亲的用语有许多,更因朝代不同而有些差异,因此,并不能由此断定小乔是妾。

另有一说,认为周瑜之所以二十四岁才娶亲,是由于在此之前周瑜已有婚约,而对方正是江东二乔中的小乔,女子及笄才可结缡,也许两人有年龄差距,亦有可能是根据《礼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始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始笄,二十三而嫁。”的说法影响才导致此种情况。

周瑜特征

周瑜年少时而有才学,高挑有姿容。为人心胸开阔,以谦服人,吴军中众人皆与他为友。唯程普因为较其年长却位居其下,心中不服,于是数次侮辱周瑜,然而周瑜每次容忍,程普自始对周瑜改观,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与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饮醇厚的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沉醉了。)

孙权虽然视周瑜为兄长,但是周瑜从来都不会居功自傲,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礼来对待,对孙家极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经派遣名士蒋干游说周瑜来投,但是遭到周瑜拒绝。

周瑜为人十分亲切,扬州百姓都用对一般男子的称呼称孙策与周瑜为孙郎与周郎。周瑜精通音律,即使酒过三巡,如果音乐有误,他亦必然知道,并且回头一望,所以当时的人都说:“曲有误,周郎顾。”

对周瑜的评价

  • 陈寿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 吴夫人:“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 孙权:“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吕蒙:“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 诸葛瑾、步骘上疏孙权:“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捍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 习凿齿《周鲁通诸葛论》:客问曰:“周瑜、鲁肃,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大计于一面,摧魏武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鲁肃一见,孙权建东帝之略,子谓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将竭其真忠直,佐扶帝室,尊主宁时,远崇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与志违,躬耕南亩,遁迹当年,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已亡之日耶!……(《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
  • 袁宏《三国名臣颂》:“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三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又诗赞:“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托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节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写的《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吉礼五》中提到,唐代时礼仪使颜真卿曾经向皇室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 同样,元代脱脱等撰写的《宋史‧卷一零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提及宋代宣和五年时,皇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
  • 宋词人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节录:“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 明代才子高启的《过二乔宅》节录:“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 清代郑板桥的《念奴娇·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 毛泽东:“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那时二十七岁,孙权也是二十七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岁,周瑜死时不过三十六岁,那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鲁肃四十岁,曹操五十三岁。事实上,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

周瑜相关诗词

与周瑜相关的诗词数量甚多,大多与赤壁之战或二乔有关,或是追思其年少得志、功名显赫。当中不少都是出于名家手笔,如最著名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中: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代另一大诗人杜牧的《赤壁》中: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宋代词人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元代诗人朱桢的《赤壁石刻》: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日还英雄。

明代诗人王奉的《过赤壁偶成佳句》: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此外,也多有诗词提及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雅事。例如唐诗三百首中的《听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明初十才子之一的高启的《过二乔宅》中: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的《念奴娇·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的故事

    竹筒保驾救刘备

    竹筒保驾救刘备

    为夺回荆州,周瑜摆下鸿门宴,单请刘备。刘备接到请帖,不去怕人耻笑,去了又有危险。诸葛亮叫刘备去,并交给赵云一个小竹筒,令他保驾赴宴。 [阅读]

    诸葛亮气死周瑜

    诸葛亮气死周瑜

    周瑜想杀诸葛亮,和鲁肃密谋,订下一计:周瑜躺在棺材里装死,骗诸葛亮来吊孝,然后杀死他。诸葛亮听说周瑜死了,果真来奔丧吊孝。 [阅读]

    诸葛亮烧纸城祭周瑜

    诸葛亮烧纸城祭周瑜

    周瑜死后,诸葛亮很难过,又听说他双目不闭,心中更是不安,觉得对不起周瑜,应该去祭吊一番。他想周瑜的心事,就是要夺回荆州,于是令人照荆州城的样子,扎了座纸城,然后带着过江去祭吊。 [阅读]

    诸葛亮再气周瑜

    诸葛亮再气周瑜

    周瑜声称伐蜀,要借道荆州,实则是趁其不备夺取荆州城。诸葛亮看清周瑜的用意,吩咐张飞领兵驻在荆州城外的芦花荡,到时出来羞辱周瑜一番。 [阅读]

    诸葛亮气周瑜

    诸葛亮气周瑜

    周瑜大惊失色,自己算卦一向很灵,今天何以失灵。他特意跑到山上去看,只见山上睡了个草人,穿戴着诸葛亮的衣帽,手里握了根蒲草,口中含着七粒大米。原来诸葛亮破了他的卦。周瑜受骗,气得口吐鲜血。 [阅读]

    诸葛亮和周瑜对诗

    诸葛亮和周瑜对诗

    周瑜虽然在用计打仗上不及诸葛亮,却自以为是江东才子,会吟诗,就请诸葛亮来赴宴对诗,鲁肃作中,谁输了就受罚。他想借此嘲弄诸葛亮一番,以解心中之恨。诸葛亮欣然应允前往。 [阅读]

    张飞坐花轿

    张飞坐花轿

    话刚说完,突然从轿帘后面伸出个满脸胡子的头来,声如雷鸣般吼道:“周瑜小儿,认得张爷爷么?”周瑜大吃一惊,见花轿内坐的是张飞,知道上了诸葛亮的当。 [阅读]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叫鲁肃拿出借据来看。他一看就失声大叫:“子敬,你上诸葛亮的当了,这借据上没写日期。”鲁肃说:“不是明明写着今冬借了明冬还吗?”周瑜说:“没有写哪年冬天借,哪年冬天还呀!” [阅读]

周瑜的野史解密

    周瑜诈死诱曹军

    周瑜诈死诱曹军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军长驱北上,准备夺取南郡。曹操败回许都之前,早就预料到周瑜会走这一步棋,因而在离开南郡之前,给守将曹仁留下密计一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