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康熙与木兰围场

康熙与木兰围场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14 13:22:08

木兰围场,因“哨鹿”的缘故而得名,木兰也称为“哨鹿”,就是狩猎者头戴假的鹿头,口中吹着类似的木哨,音质很像鹿的叫声,以此来引诱真鹿出现的一种狩猎方式。围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端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交界处,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清代皇家最大的狩猎场,也可以说是一块习武场地。

木兰围场局部图

康熙二十年(1681年),玄烨北巡塞外,蒙古诸部将原喀喇沁、敖汉、翁牛特、喀什喀胜等部的游牧地献给清廷。玄烨为使渐染汉习骄逸自安的八旗官兵不忘满洲旧俗,同时又为改变在平定“三藩”中表现的战斗力大不如昔的状况,便亲自勘测,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的牧场为基础,划定“木兰围场”的界地,内设72个小围场,按八旗制度管理。围场四周插柳为界,称为“柳条边”,以区分内外。

木兰围场在蒙古各部落中,约150余平方公里,周长为1300余里,南北200余里,东西300余里,有东、南、西、北、中、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九个界。东北为翁牛特界,东及东南为喀喇沁界,北为克西克腾界,西北为察哈尔正蓝旗界,西及西南为察哈尔正蓝、镶白二旗界,南为热河厅界,围场外北为巴林,东为土黙特,西为西四旗察哈尔,南面则是进入围场的路。

清廷每年举行一次大约为期二十天的木兰秋狝。满语秋狝,是皇帝狩猎指定的名称,“春为搜”,“夏为苗”,“秋为狝”,“冬为狩”。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起,清廷开始在木兰围场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习武活动,因为一般在秋后举行,故称为“木兰秋狝”或“秋狝大典”。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嘉庆六年(1801年)后开始无定制。自康熙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五年期间(1683—1820年),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康熙一生秋狝就达64次之多),而在乾隆时期规模最大。

每年秋分过后,康熙帝便出猎,陪同的有各部院官员和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内蒙六盟四十九旗的王公贵族及察哈尔八旗的蒙古官兵,不下1.2万多人。围猎方法,一是以数人分翼入山林,围而不合,称“行围”;二是合围,也就是在五鼓前,管围大臣率蒙古管围大臣及虞卒并和八旗劲旅、虎枪士卒、各部射手等从两翼迂道绕过选定的围场,依靠山川大小,道路远近,形成15公里、25公里、35公里不等的包围圈,齐至看城(距离宿营地二三里处所设的黄幕幄)称为“合围”。

皇帝出猎之际,满蒙负责行围的大臣黎明前就率领各部骑、射手左右潜伏,形成方圆数十里的包围圈。太阳将出时,皇帝持弓拿刀,准备射猎,先是皇帝、皇子射猎,然后是其他人员,渐渐缩小包围圈,如果野兽多时,就把围场打开一面,放出野兽,不许任何人追杀射击。一天结束时,还要统计数目,论功行赏。然后在夜晚燃起篝火,坐食野味。到20天围期满时,还要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观赏蒙古勇士比武、摔跤和蒙古歌舞。

最后,皇帝对蒙古王公贵族进行赏赐,表示答谢。康熙十分重视一年一度的围猎活动,对军伍、行阵、纪律、号令等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将这样的方式作为训练提高士兵攀登、骑射、搏斗等水平的途径,他认为通过木兰围猎,可以增强满蒙八旗士兵的体质和素养。康熙要求对待木兰围猎,不能有任何疏忽,后人要遵守祖制,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

清代木兰行围,不仅仅是一种狩猎的习俗,更重要的是一种军队训练方式和途径。另外通过它,还可以与北方少数民族加强联系,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巩固了北部边防,稳定了清朝统治

标签:康熙
故事:康熙的野史揭秘
声明:康熙与木兰围场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