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刘禅为何成“阿斗”?

刘禅为何成“阿斗”?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2 16:27:54

刘备在荆州期间生了个儿子,取名为“斗”,字升之。意在希望儿子如星斗般冉冉升起。“阿斗”则是人们对他的昵称。后来阿斗改名刘禅,字公嗣。刘备称帝,立刘禅为皇太子。公元223年,刘备死,刘禅继皇帝位。是为后主。

刘禅作了40年的蜀汉皇帝,没有任何建树。魏将邓艾攻入成都,他不战自降,作了亡国奴。刘禅被押解洛阳,司马昭在宴席间为他安排了蜀国旧艺人的歌舞表演,旁边的人看后,都为刘禅感叹,而他自己则喜笑自若。司马昭问他想不想西蜀,刘禅竟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乐不思蜀”后来成了一个成语。

“阿斗”刘禅

随同刘禅来洛的蜀汉旧臣郤正事后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想不想西蜀,你就哭着说,先人的坟墓远在陇、蜀一带,我是无日不想啊!这样司马昭发恻隐之心,就会放你回蜀。后来果然司马昭再次向刘禅提出这一问题。刘禅就按郤正教的作了回答。司马昭问:这咋恁像郤正的话呢?刘禅吃惊地说:就是郤正说的。旁边的人都笑了。刘禅就是这样一个无用的东西!

三国演义》在记述了这件事后有诗叹道:“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2000年来,刘禅一直是庸君的代表,“阿斗”也成了无能蠢材的代名词。毛泽东在教育干部要走群众路线时曾讲道:不要把群众当成阿斗,把自己当成诸葛亮

刘禅其人,早已作古。蜀汉之亡,也早已成为历史。值得深思的是刘禅这个将门之后、帝王之身是怎么成了这样一个窝囊废的?

刘禅这个人并不是天生的白痴。刘备由诸葛亮转给刘禅的遗诏中说:“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可见刘禅的智商是很高的。先天的聪颖,加上有英雄父皇刘备和诸葛丞相的教诲帮带,刘禅完全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蜀汉事业的接班人。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棵“苗子”却没有长成栋梁之才。

养不教,父之过。刘备本身“不甚乐读书”,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大半生处境窘迫,生活游弋不定,对孩子的教育必然放松。尽管临终时他给刘禅列了个书单,但刘禅此时已是该上大学的年龄了。刘禅文化素养不高,战争阅历更差。他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连军旅生活也没体验过。他是刘备46岁才喜得的娇宝贝,是宫廷中的小太阳。他自幼丧母,荆州逃难差点丢失;后来继母孙氏夫人还吴,又险被携走。所以在家中定是备受呵护。难怪他57岁上一听说邓艾攻来便手足无措,到洛阳受到司马昭的斥责又“面如土色”。这样弱不禁风的娇公子又怎能像刘备那样叱咤风云,力挽狂澜呢?

让我们回头看看人家曹操是怎么培养接班人的。曹操十分注意孩子们的文化素养。邺城成为曹操的大本营后,他让儿子们在那里读书学习,专门为他们请了家庭教师,还时常考核他们学习成绩和应变能力。结果就培养出了曹丕、曹植,包括孙子曹睿在内的著名文学家。他还时常带着儿子们去前线打仗、体验生活。他的黄须儿子曹彰就是一员猛将。长子曹昴在征张绣中战死。奇怪的是他在这次南征中还把年仅11岁的曹丕也带上了。曹丕日后成为其父的理想接班人,与他丰富的阅历是分不开的。而刘禅却既无文化素养,又无战争阅历,与曹丕比就望尘莫及了。

刘禅是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长大、登基的。他上无兄长,弟弟又小。所以无论生活、学习,还是政治前途上都不存在危机感。以前虽有刘备认养的义子刘封在刘禅的前面排着,毕竟不是亲生,后来因不救关羽之难,被刘备杀了。直木出于山林,竞争能出人才。曹丕的皇位是在竞争上岗中经过努力争取来的,本身素质很高,日后再加珍惜。刘禅的皇位是在无忧无虑中等来的,反正自己也没付出什么代价,安于逸乐自无足怪。

有诸葛亮这样一个公忠体国,鞠躬尽瘁的贤相辅佐,确实是刘禅的福气;但从客观上说也对他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刘禅即位后,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行政上的事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这对刚上台的小皇帝是必要的。这可以使刘禅腾出时间,进入角色,吃透情况,为日后的大展宏图打下基础。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可就不行了。在此后的11年中,由于诸葛亮前线后方一起抓,大事小事不放松,也就使刘禅自然而然成了个甩手掌柜。诸葛亮在朝中,把什么工作都干了,包括下一道征伐魏国的诏书也要自己替刘禅起草;诸葛亮上前线,又把什么都交待得十分具体,而且安排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你说还要刘禅干什么?

待到诸葛亮这棵大树一倒,刘禅无处乘凉,这时他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早已形成,没有十分特殊的情况也就不好改变了。

古往今来,像刘备这样在艰苦环境中拼搏出来的优秀人物颇多,但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英雄豪杰也不少。刘禅成为“阿斗”,主要原因还在刘禅自身。但这些客观条件虽不能最终决定刘禅的命运,而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却是无疑的。

上一篇:郝昭智斗诸葛亮

下一篇:十二笑

标签:刘禅
故事:刘禅的野史揭秘
声明:刘禅为何成“阿斗”?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