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张良刺秦

张良刺秦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0-19 11:49:39

张良刺秦,缘于国仇、家仇。张良是韩国贵族的后人,与韩国王室同姓,先祖出于周天子王室,是姬姓的一支,后代在晋国致仕任官,受封于韩原,取封地韩原的韩字为姓,从此姓韩。张良的父亲韩平,是韩厉王和悼惠王的丞相。一家父祖两代辅佐五世韩王作丞相,虽说是古来世卿世禄的遗留,如此越代久任,毕竟是少有,足以见得张良一家与韩国关系的深厚。

前249年,秦军攻取韩国的要塞成皋和荥阳,建立三川郡,将韩国拦腰截为南北两部。前246年,秦军再次攻取韩国北部领土上党郡。前244年,秦军夺取韩国十三座城池。前233年,在秦国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韩王安被迫表示愿意成为秦国的藩臣,纳地效玺,顺从秦王政的要求,送王室贵族、法家学者韩非子到秦国见秦王。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代理郡守腾投降秦国,次年,秦国任命腾为将军,统领秦军攻破韩国首都新郑,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张良——忘国的贵族

张良——忘国的贵族

韩国亡国时,张良已经20多岁。20多年间,天天的耳闻目睹,都是秦军攻城压境,国势一天天衰微的苦难和心酸。他还没有进入韩国的政界,秦军已经攻入国都新郑,身不由己成为亡国遗民。张良是王室血统的贵族,聪明智慧的青年,经历国难家难以后,对于伟大先祖的怀念愈益深厚,对于破灭之祖国的爱恋愈益执着,他内心深藏对于秦国的仇恨,一心一意要为韩国复仇。

新郑反秦叛乱,张良天生有参加的条件,他有什么具体行动,我们已经无法考察,他不可能不卷入其中,他深受此事的影响,也完全可以想像得到。

张良后来离开韩国,到他乡游学任侠,他最重要的停留之地,就是陈县。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战国末年,陈县一直是反秦的热土,层累着楚国旧都、韩王迁地、昌平君和项燕的反秦据点等种种历史积淀,进入帝国以来,反秦的暗流也始终在陈县一带涌动。据说,魏国的游侠名士张耳和陈余,被秦政府通缉后,是逃到陈县作里监门潜伏下来的;发动秦末起义的首事者之一的吴广,是陈县近邻阳夏县人。陈胜、吴广在泗水郡大泽乡起义后,迅速西进直趋陈县,得到陈县父老乡亲的热烈拥护,在陈县建国定都,都出于陈县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张良在陈县一带活动,接交了不少反秦的豪侠英雄,陈县的反秦风土,也加深了他为韩国复仇的决心。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军事镇压和法制建设双管齐下,逐一平息各国的武装反叛,以郡县什伍户籍制为基础的帝国化政策在各地步步推行,政权日趋巩固,统治日趋强化。年轻气盛的张良,眼见复兴祖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觉得别无选择,决心以个人之力,刺杀秦始皇以报秦国灭韩的深仇大恨。亡国后的张良,从贵胄公子沦落为民间的游侠,当他的弟弟不幸早逝的时候,家中尚有家童300余人和大量的土地财产。张良连弟弟死了都来不及好好埋葬,就将全部家产变卖出售,仗义疏财,广交天下豪杰,四处寻求可以刺杀秦始皇的勇士。张良先在陈县一带活动,后来继续东去,终于在东方会见了当时的一位贤者仓海君,并寻找到了一位大力士,给他特意制造了一个重120斤的大铁锤作为行刺的武器。从此,张良开始一心寻找刺杀秦皇的机会。

嬴政从来不是一个心性安定的人,多年征战之后,他并没有安分地呆在宫中颐养天年。事实上,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除了各种各样寻仙问道之类的事情之外,他开始大规模巡游天下。12年间,他一共5次出行,直至最后死在巡游的途中。秦始皇第一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他这次巡游,走的是西北方向,目的是追寻秦人先祖发达的足迹,向列祖列宗报告统一天下大业已经完成。

秦始皇一生的五次巡游,走同样路线仅此一次。想来,也许是希望重温第二次巡游时欢愉的旧梦。然而,冷酷的现实破碎了始皇帝的心情和梦想,浩浩荡荡的车马行列经过阳武县博浪沙(现河南省中牟县)时,遭到了刺客的阻击。

阳武县在三川郡的东部,博浪沙在阳武县南,正当由洛阳到大粱的东西大道上,战国时是韩国和魏国之间的地方。张良是韩国人,富于智慧,长于推算,对于韩魏间的交通要道,山川地形,了如指掌。他求得力士以后,密切注视着始皇帝的动向,当他得到始皇帝第三次出行的消息及其经过路线后,判断始皇帝必定再次经过博浪沙,于是与仓海力士潜伏于此,等候始皇帝车马行列的到来。

张良刺秦

张良刺秦

对于张良的行刺,由于不像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在大殿之上,除了张良之外恐怕没有人清楚见到,所以没有人能够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司马迁对于此事只作了如下的简单叙述:始皇帝东方巡游,张良与仓海力士在波浪沙阻击秦始皇,风沙中铁锥错误地击中车队中始皇帝的副车,秦始皇却安然无恙。始皇帝大怒,严令天下搜查追捕,10日间急迫而紧张,都是为了张良的缘故。实际上,在这次搜捕中,仓海力士被抓,然而这个人也十分有血性,最后撞柱子死掉,也没有供出张良。如今来看这次行刺,仍然有很多疑问。

据秦史专家马元材著《博浪沙考察记》:“博浪沙在今河南省旧阳武县城东南隅。有邑令谢包京立古博浪沙碑尚存。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予至阳武,曾特往游观。当未至其地时,每疑所谓博浪沙者,必为深山大泽,茂林曲涧之地,可以薮匿逋逃;否则,发笱门,却笠居,凭力斗于穴,可幸免耳。不然,则张良何以必于此地阻击始皇帝?又何以阻击不中后,竟能大索十日而不可得?及亲兹土,始知除荒沙一大堆之外,殆全为无草木,无山涧溪谷之一大平原,牛羊散其间,可数而知也。……盖博浪沙乃当日一地名,其地必多风沙。……大概张良当日探知始皇东游,必经由此道,故与仓海力士予伏于此。又至天幸,始皇车马过此时适风沙大起,故遂乘此于风沙中阻击之。此种风沙起时,往往弥漫空中,白昼如夜,对面不辨景物。

不仅阳武如此,与在开封时,即已遇有三四次之多。正惟其阻击系在风沙之中,故观察不确,致有误中副车之事。亦惟其系在风沙之中,故虽阻击不中,亦无法能从万人载道之内,将主犯明白认出。及至大索十日之时,则张良等已去之远矣。”如此,张良行刺秦始皇虽然失败,但能够在秦始皇严密防范下找到这样的行刺机会而且险些成功,也显出他出众的智慧和勇气。而这样一个人在秦始皇的搜捕中逃脱,日后成为秦国的祸患也是顺理成章了。

行刺失败之后,张良只好隐姓埋名,逃亡躲藏到了下邳(今中国东南部江苏睢宁西北)并在那里得到了《太公兵法》。这又是一个传奇。

上一篇:张良拾履

下一篇:峣关之战

标签:张良 > 秦朝
故事:张良的故事 > 秦朝的故事
声明:张良刺秦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