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李清照晚年有没有改嫁?

李清照晚年有没有改嫁?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12 13:49:42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北宋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21岁嫁名士赵明诚,夫妻相得,皆好学能文。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亡故以后,是否改嫁张汝舟,成了后代学者深究而不得其解的历史之谜。

李清照

到了近代,有不少人提出李清照改嫁一事不存在。况周颐对张汝舟、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的行踪进行了考证,证明两人踪迹判然,当然不足信改嫁之事。黄墨谷不久以前几次著文为清照“辨诬”,对俞正燮等人的观点表示赞同,也将自己的不少看法提了出来。这些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谢启》,他认为,从李清照的自传性文章《后序》中可以看出,“颁金通敌”一案发生在建炎三年,但是,延续到绍兴元年仍未解决。何况,《谢启》是事后的感谢信,当然有可能作于绍兴三年以后。这样,《谢启》中提到的背景和綦崇礼的官衔等与事实就不矛盾。另外,綦崇礼与赵明诚是亲戚,李清照如果真有改嫁之事,而且又涉讼,她会腆颜去求他帮助吗?所以说《谢启》是为了感谢救“颁金通敌”冤案才作的。第二,黄墨谷对其他宋代李清照改嫁情况的记载提出异议。照他看来,宋代这么多人记载李清照改嫁一事,可是,赵明诚的表甥,又是綦崇礼的儿女亲家谢 在他的著作《四六谈麈》中不但不提李清照改嫁一事,还称李清照为赵令人李,并且引了李清照对明诚表示坚贞的祭文,“坚城自坠,怜杞妇悲深”。

第三,黄墨谷对李清照自传性文章《后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按照历法和宋代著作《容斋四笔》、《瑞桂堂瑕录》的记载,《后序》应当作于绍兴五年,这时张汝舟已经除名三年了。换句话说,即使清照有改嫁一事,《后序》中也应该提到。除了上面这些说法外,黄墨谷认为谈论清照改嫁一事,不应该摒弃她的自传性文章《后序》所反映的内容,也不应该摒弃她的诗、词、文章和生平事迹。李清照曾经讲过类似“虽处忧患而志不屈”等述志的话,她在明诚死后又为颁行《金石录》耿耿于怀,在68岁时还上表于朝。这些情况,也极好地证明了清照并没有改嫁。

另一些学者不赞同俞正燮、黄墨谷等人观点。他们认为,在记载清照改嫁的材料中,“就时间而论,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适都是清照 同 时 代人。就地域论,胡仔、洪适之书,一成于湖州,一成于越州,并不是去天万里,而胡仔、王灼成书时清照仍然健在。要说在清照生前他们就敢明目张胆地造她的遥言,伪造《谢启》,这是不近情理的。南渡后明诚的哥哥存诚、思诚都曾做到不小的官,赵家那时并不是没有权势”(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针对《谢启》的真伪问题,黄盛璋提出,李清照“颁金通敌”冤案发生在建炎三年,从《谢启》中提到的“克复”、“底平”和称綦崇礼为“内翰承旨”等情况看,《谢启》当作于绍兴三年以后,因为建炎三年,朝廷正在仓皇避乱,不可能看“克复”、“底平”等事。再说,当时綦崇礼只担任中书舍人的官职,此职不能冠以“内翰承旨”的头衔。由此可见,发生在建炎之年的“颁金冤案”与《谢启》风马牛不相及。

有人提出张李二人在明诚卒后到汝舟踪迹判然,黄盛璋对此提出,从宣城、广德经吴兴有一条“独松岭道”,故不能肯定张汝舟是否去过杭州。黄盛璋还根据宋代社会习俗分析改嫁一事,他认为,明清两代妇女守节才趋严格。《宋史·礼乐志》中对治平、熙宁年间诏许宗女、宗妇两嫁之事有所记载。可见,宋代视改嫁为平常之事,宋人自然就不会惊诧于李清照改嫁一事了。

 

标签:李清照
故事:李清照的野史揭秘
声明:李清照晚年有没有改嫁?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