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刘备与刘邦

刘备与刘邦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2 13:53:55

说到刘备与刘邦,人们可能会想到他们的血缘关系。《三国演义》、《三国志》中都说,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为刘邦的后代无疑。利用这一细微的血缘关系,刘备及其追随者们做了不少文章,以证明他继汉业坐江山的合法性。

但是,后人却从另一个角度把他们祖孙二人扯到了一起。其中有明人冯梦龙。他在《古今小说》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讲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话说东汉灵帝时蜀郡益州穷秀才司马貌,资性聪明,才孝双全,却因无钱买官,终不为用,写下怨词,焚于灯下。玉帝闻知,命他到阎罗殿替班,作六个时辰的阎王,以观其能。

刘备借荆州

司马貌到任,处理了一宗屈杀忠臣案。原告韩信、英布、彭越,被告刘邦、吕后。经传讯被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司马阎王当即判决:韩信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含冤而死,今可投胎樵乡,姓曹名操,享有汉家江山之半;命刘邦仍投胎汉家为献帝,吕后投胎伏家作献帝之后,俱受曹操欺侮。

命九江王英布投胎江东,姓孙名权,坐镇东吴,享一国之富贵。念梁王彭越系正直之人,命他投胎涿郡楼桑村,姓刘名备,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后为蜀帝,与曹操、孙权三分汉家天下。为使刘备得以“区区庸蜀支魏吴”,让曾劝韩信脱离刘邦,自立门户的蒯通投生琅琊郡,成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又让项羽投生为关羽、樊哙投生为张飞。并让戚夫人投生为甘夫人,赵王如意投生为刘禅……司马貌断狱之说,反映了人们对强权政治的不满与无奈,所以只有按照佛家的“轮回报应”编个故事,出出那些仗势欺人者的窝囊,为自己、为人们发泄心中的愤懑。平心而论,冯梦龙的故事,快且快矣,但毕竟是无稽之谈。不去管他。且说刘备,他的“千人称仁、万世称义”也许有些夸张,但他对部属们的重仁尚义,确实令人叹服,与其老祖宗刘邦的做派形成鲜明的反差。倒是不争的事实。

刘备的老基本队伍是关羽、张飞、赵云。尤其关、张是曾同刘备桃园结义的铁哥们。他们对刘备忠心耿耿、矢志不移,直至后来以身殉职。关、张对刘备的忠诚,有其自身道德素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这位老大哥的真诚。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刘、关、张三结义,都想当老大,自报年庚又无居民身份证那样的权威凭证。经民主协商,一致同意比上树———谁上得快、上得高,谁为大。张飞“噌噌”几下爬到了桃树最高的一枝上。关羽上到了老丫杈便没处再登。只有刘备在树下不动。最后,关羽对张飞开了腔,问他桃树先有根还是先有梢,张飞不解其意,直截了当地回答:先有根。关羽说这就对了,应该由根到梢排出一二三。

张飞一听有道理,就从树上溜下与关羽共拜刘备为大哥。这只是个笑话。三人结拜,当时并无现场笔录或录音、录像,上树排名之说,也属不经。但根据刘备的一贯作法,稳坐树下,不与关张争名利,倒生动地反映了他忠厚长者的本色。结义之后,他处处信诚待人,视关张若手足,赢得了二人的忠心拥戴。在关羽被东吴擒杀之后,刘备冒着极大的风险,东征伐吴。张飞在准备伐吴期间被部属割下首级送给孙权,更坚定了刘备伐吴的决心,带领倾国之兵大举东进。

刘对关张如此诚心,还有什么更令人感动的!猇亭惨败,刘备病死白帝城。他在军事上的确是个失败者,但在政治影响上,却留下了千秋美名。这与刘邦的残害忠臣,甚至连为国立过大功的连襟樊哙和自己的女婿张敖都不放过的恶行相比,实在不能同日而语。

刘备重视“兄弟情谊”,同样重视“五湖四海”。他“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注意维护诸葛亮的权威,调动他的积极性。由于他态度鲜明,连关张这二位把兄弟也能与诸葛亮配合默契。弥留之际,白帝城托孤,更体现了他对诸葛亮的一片真诚信任。特别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的临终遗言,更体现了其宽广的胸怀与对孔明充分的信赖。刘邦怕自己百年之后功臣们争刘家天下,怕自己的子孙江山不稳,所以就赶紧把他们杀了。刘备却明言诸葛亮可“自立”,真诚所至,难怪诸葛亮日后不仅不思“自立”,反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先帝于地下”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多一分积极因素总是比少一分好。刘备白手起家,开始兵少将寡,但他十分注意吸纳人才。对于“嫡系”力量当然十分倚重,但这并不具有排他性、排外性。被罗贯中称为“五虎将”的5人中,有3个都是后来者,尤其是马超和黄忠,均系降将,而与关张并列。

刘备对法正的信任、重用更能说明这一点。原在刘璋帐下的法正与张松同为刘备入川的内应者。后张松因交通刘备,为刘璋所杀。法正幸未被刘璋察觉,后来帮助刘备成功地攻取了益州。刘备对法正之才十分看重。“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刘备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位置还排在诸葛亮之前。董和、黄权、李严本是刘璋任用的部属,吴懿、费观则是刘璋的姻亲,刘巴更是刘备过去仇恨的人。刘备领益州牧后却都把他们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备重视发挥文臣武将的重要作用,注意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并举。《三国志·张飞传》中说:攻取益州后,“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刘备进位汉中王,对各个有功之臣尽皆封赏。小说中说,他拜关、张、马、黄、赵为“五虎大将”,史书未载。但据载确有这样的封赏:关羽为前将军,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哪位功臣去世,他也往往言及涕泪。关羽、张飞被杀,刘备痛哭之状自不必说。庞统随刘备入川,在包围雒县时为流矢射中阵亡。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法正病逝,“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功臣死后,还往往追谥爵位,给其儿子安排官职。庞统死时也许是儿子太小,刘备于是拜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诸葛亮见到他,也要行跪拜大礼。马超临终上疏将堂弟马岱托付刘备,刘备深念马超之功,给马岱以妥善安排,后来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刘备爱将惜才,思及身后,甚至泽被他们的父子兄弟,与刘邦的动辄残杀功臣,醢肉为酱,夷灭三族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也许有人会说,刘备其时,正当用人之际,故不得不如此。刘邦其时,大功告成,天下一统,杀几个功臣,于事无损。

其实,刘备在事业草创之时思贤若渴,于称王、称帝之后,仍爱将惜才。他善待下属,终其一生。而刘邦则是有用时搂进怀,无用时推下崖。急需韩信鼎助时,甜言蜜语:要作就作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待到高鸟尽、狡兔死之后,则要良弓藏、走狗烹了!莫说作齐王,作了冤鬼,还要你断子绝孙哩!

事实上,从三国时其他集团的情况看,是爱将惜才,还是害将残才,也并不取决于人主的处境。袁、曹战于官渡之时,多么需要人才,却也没有耽误袁绍囚沮授,杀田丰,走许攸、高览、张郃。韩玄于兵临城下之时,还要斩杀股肱之将黄忠。所以我说,刘备的爱将惜才是不以时势决定的。

刘邦在世时杀掉了一个个忠臣、功臣,死后导致了吕氏专权,诸吕之乱。刘备爱将惜才,使蜀汉江山在他身后一直稳定了40年。虽然最终未能从他之手统一华夏,但他的“千人称仁,万人称义”的美名却流传千古。这倒确是有一点善恶报应的意味的,小说家那么编派因果,这也许是个小小的依据吧。

标签:刘备 > 刘邦
故事:刘备的野史揭秘 > 刘邦的野史揭秘
声明:刘备与刘邦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