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诸葛亮治理蜀国

诸葛亮治理蜀国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12 13:36:00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蜀国汉主刘备去世,临终前把太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太子刘禅即位后,国家大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也遵从刘备生前的嘱咐,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试图完成刘备生前复兴汉室的心愿。

诸葛亮治理蜀国,首先是从精简官职,修订法制开始的。他认为宫廷和相府是一个整体,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因此,一旦有触犯法纪的行为,或尽忠立功的表现,诸葛亮就让有关部门按规定给予处罚或者奖赏,非常公允,毫无偏私之心。诸葛亮赏罚分明,政治局面大为改观。

诸葛亮

诸葛亮

为了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到各级机关任职,诸葛亮严格选拔官吏。他任命蒋琬为参军,费讳、郭攸之为侍中,董允为黄门侍郎,张裔为长史,王连为屯骑校尉并兼任丞相长史,拜陈震为尚书,他们都是诚实善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除此以外,他还并任命当时有声望的名流大儒担任各种官职,而对那些徇私枉法的官吏则毫不留情地予以罢免和处罚,以树立廉洁公正的风气。

诸葛亮不仅对属下官员要求严格,还能以身作则,为周围的人做出表率。

在生活上,诸葛亮一生非常节俭。他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依靠在成都那800棵桑树和15顷田地;而他自己的一切费用,就是国家每月发给他的那点微薄的俸禄,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产业。直到他死的时候,家里既没有多余的绢帛,也没有多余的钱财。

在工作上,诸葛亮责任感极强。担任丞相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繁忙,都要亲自批阅公文,十分认真仔细,终日汗流浃背,十分劳累。他勤恳认真的态度,给蜀国官员树立了榜样。尽管他工作如此辛劳、认真,但由于任务实在太繁重,他担心有些措施不能保证全部正确。为此,他他再三鼓励左右及属下随时指正自己的错误,向百官发出文告说:“所谓参与朝政,管理政务,就是要集合众人的心思,采纳有益国家的意见。只有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手下的董和,参与朝政、署理政务7年,曾因觉得一项措施有不稳妥的地方,竟和诸葛亮反复争论了10次。诸葛亮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当众表扬了他这种做事勤勉、尽职效忠的精神,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他还常常跟部下说:“过去我认识崔州平的时候,他多次当面指出我的优点和缺点;后来又认识了徐庶,他只要知道我哪里有不对的地方,都能够一一指出来;随后我又与胡伟度一同共事,他多次劝谏我,使我避免了许多失误。我虽然生性愚钝,对他们的教益不能全部吸取,但我和他们4个人始终能够很好地相处,这说明我还是很乐意听取别人的忠言。”诸葛亮这种谦虚、踏实的品格使他避免了很多工作的失误。

西蜀虽然沃野千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由于多年的战乱使得蜀国的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为了进一步恢复国力,安定人民的生活,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使得蜀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他鼓励发展农业,训练军队,制作木牛流马为运载工具,把粮食运到斜谷口,修整斜谷口囤积军粮和物资的仓库。诸葛亮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蜀国的百姓和士兵得到了休息,同时他还下令3年后才动用这些粮食和物资。

在外交方面,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一贯政策。在刘禅刚刚继位时,诸葛亮就考虑到要想平定南中、北伐魏国,就必须解除东顾之忧,打破吴蜀关系的僵局,重新修好。

为此,诸葛亮于公元223年派邓芝出使孙吴。双方经过谈判,孙权断绝了同曹魏的关系,重新和蜀汉结成联盟。此后,吴蜀双方使臣往来不断,减轻了蜀汉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

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诸葛亮的策略是极为谨慎和周密的。他在平定南中时,虽然也发动了大军,但他坚持了以攻心为主,攻城为下的方针,在用武力征讨的同时,也对南中地区进行安抚。魏文帝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春,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诸葛亮兵分三路,向南中展开进攻。出兵不久,南中地区叛乱首领雍 被部下杀死。随后,孟获成了南彝的首领。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彝族人当中是一个很有威望的人物,于是7次活捉孟获,又7次将他释放,使得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降蜀国。这样,南中各地少数民族统统归附。诸葛亮又任用南中当地有威信的人担任官职,治理南中。因此,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叛乱。

治理好蜀国之后,诸葛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集中力量,积极准备北伐。

上一篇:孙权假降

下一篇:司马昭之心

标签:蜀汉 > 诸葛亮
故事:蜀汉的野史揭秘 > 诸葛亮的野史揭秘
声明:诸葛亮治理蜀国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