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壮族清明节的风俗活动

壮族清明节的风俗活动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3-21 16:06:17

壮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在传统节日方面也有一些重合,如与汉族相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另外,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壮族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节日各地也有自己的特点。

歌圩节

歌圩节

壮族的清明节在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跟汉族一样,这一天家家都要烧香设供,祭祖拜坟。过去通常是同一宗族的所有家庭集体举行扫墓仪式,后改为各家各户自祭。届时,除年老体弱者外,其余家庭成员必须参加。人们带上花糯,肉糍粑依次到各个坟墓前去供祭,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了不吃,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如果三月初三在前,清明节在后,有的地区则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上坟。到时不做农活,休息三两天。清明节这一天,各地壮族人一般都用各种植物汁染成糯米饭供奉祖先,有的还要用鸡、鸭等物作供品。有的只染成黑色,有的则染成五色。所谓五色,即红、紫、黄、黑、白。红色用红节藤汁染泡成,黄色用“ 花买”(一种香花)汁染泡成,黑色用枫叶汁染泡成,白色即用米的本色,紫色用红蓝草浸染泡成。由于五色糯米饭都是用这些花花草草的汁染成,因而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据说以此供奉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清明时节三月三这一天的歌圩节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歌圩节多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也有在秋季举行的。《太平寰宇记》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 记载,可见对歌习俗至少在宋代已形成。壮族认为,唱歌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唱歌娱神,可以消灾除难,故 时 常 选 择 吉 日到野外唱歌,逐渐发展为定期的节日。

民间传说壮家有一对青年男女,擅长唱歌,两人情深意长,经常用山歌叙述爱情。由于父母阻挠,终于不能缔结良缘,于是以身殉情,那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后来年轻人为了表达对不合理婚姻习俗的抗议,追求恋爱婚姻自主,便于每年这一天集中到一块对唱山歌。

每年歌圩节一到,各地区传统的唱歌地点或在山头旷野、竹林草坡,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五言、七言以及五三言、七三言的壮歌,出口成章。歌词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年轻人唱的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 歌 、爱 慕 歌 、盟誓歌、送别歌等等。“三月三”壮族歌圩,不仅是青年男女充分施展唱歌才华,以歌交友,以歌斗智的节日,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娱活动,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及观光。

在歌圩上除了对歌以外,姑娘还将绣球抛向中意的小伙。对姑娘抛来的绣球,小伙必须反应迅速,稳稳接住。如果绣球落地,就要罚作游戏或唱山歌。由此可见,歌圩活动为壮族人清明节增加了更精彩的活动内容。

在广西都安一带,三月三歌圩中还有一种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用。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显然,这种习俗是受到汉族寒食清明“斗鸡蛋”习俗的影响。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歌节。

标签:清明节
故事:清明节的野史揭秘
声明:壮族清明节的风俗活动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