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柏矩见齐景公,劝说齐景公行无为之治

柏矩见齐景公,劝说齐景公行无为之治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3-31 15:06:51

柏矩是老耽的弟子,鲁国人。一次到了齐国,见受刑示众的死尸立于当道,于是顺势将其推倒,然后抚尸大哭说:“天下有大患,你却先遭难。常言说,不偷盗,不杀人,你为什么不听,以至于受此酷刑?荣辱义立,弊病自现;财货聚积,争斗自起。如今荣辱之教行于天下,财货之聚积于豪门,诱人图虚荣而损己身,引人争财货而舍自尊。谁又可以免于刑罚呢?可悲呀!古时的君王,归功于民,归咎于己,有一人走入歧途,就退而自责。今之君王,隐匿实情而责骂百姓,欺其无知;制造危难而怒斥庶民,欺其不勇;巧增繁务而役罚众人,欺其驯服。上下相欺,民心大乱,于是作奸犯科之事屡屡发生。究其罪责,到底出于谁的身上呢?”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事一传十,十传百,顿时成了齐国街谈巷议的奇闻。

柏矩画像

柏矩画像

齐景公知道这事后,心中大怒,以蛊惑民心之罪,下令捉拿柏矩。百姓见柏矩旷达洒脱,洞明世事,都对他匿而不举;捕吏受命,也遇而不视。所以过了三个月,也没有抓到柏矩。

再说柏矩,他深得老耽之道,早已视死生为一途,明知景公要抓他,却根本不作理会。虽然百姓暗暗为他遮掩,他自己却大摇大摆出入于街头闹市,就像没事人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天,柏矩照旧又在街上闲逛,忽然听见鸣锣开道,众人急忙回避,唯.有柏矩却充耳不闻,照旧在大街上慢腾腾地走。开道小吏赶紧拉柏矩入小巷,低声对他说:“景公出巡,经过此地,先生正在风头上,怎么不赶快回避?”

柏矩说:“我生是八尺之躯,死是八尺之躯,其中不同之处,不过在于生时有心可以思想,有口可以言说罢了。如今借此可以思想,可以言说的机会,正好可以说说天地之正道,人世之至理。如果不说,那与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况且,错过了这次,以后就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景公要抓我的传令下达已经这么久了,我等得都已经不耐烦了,今天恰好相逢,我怎么能不见他呢?”小吏听了这话,惊讶不已,唯恐柏矩受害,不肯放他前去。无奈柏矩意志坚定,不可违拗,小吏只好战战兢兢地向上传达了他的意思。

景公听说柏矩求见,心中大喜,认为这下总算可以抓住这个胆大妄为之徒了,同时也暗自惊叹这个刁民的胆识和勇气。一会儿,柏矩被带到景公面前,景公见他昂首站立,也不下跪,一身正气,面色刚毅,果然不同寻常,当下就软了下来。等到一问,知他是老耽弟子,更不敢发怒了,反而恭恭敬敬地对他说:“先生前来,有何指教?”柏矩说:“听说大王下令要抓我,特来送死。”

景公说:“这纯系谣传,先生勿信。寡人久已想求教于先生而不得,怎敢抓先生?今天得见先生,请不吝指教性”柏矩说:“我的老师说过:‘君无为而民自化,君好静而民自正,君卜无事而民自富,君无欲而民自朴。’今日世间所以欺、诈、盗、淫无所不有,都是因为君王有为引起的。君王之为,都是些什么呢?不过专断、沽誉、聚财、纵欲而已。专断,则不纳谏言,于是群臣之媚言起;沽誉,则不求实功,于是朝中之诈伪起;聚财,则横征暴敛,于是民间之盗贼起;纵欲,则好色无度,于是天下之淫风起。所以,欲治天下,先治己身;欲治己身,则须无欲、无知、无事、无为。”

齐景公听得如坐针毡,勉强应道:“先生之言,句句在理,寡人愿做尝试。”柏矩于是辞别。

景公难以自制,数年后势衰,大臣田桓子趁机起而代其政。

故事描写柏矩内心虚静,主张废仁义、弃机巧,视死生为一条,并以此劝说齐景公行无为之治,景公不听,终于被人取代其位。反映了道家虚静无为的动静观。同时也颂扬了柏矩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

标签:齐景公
故事:齐景公的野史揭秘
声明:柏矩见齐景公,劝说齐景公行无为之治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