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东北腊八粥由来的传说

东北腊八粥由来的传说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9 16:29:34

东北寒冷,到了每年的腊月,这里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而东北民间又有这样的歌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见这里的严寒。

每到旧历十二月初八,民间简称“腊八”,据测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腊为古时阴历十二月祭名,这种叫法始于周代,以后人们便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的食品则称为“腊食”,如冬天腌制的肉称为“腊肉”。

腊八这天,家家要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传说古时有一个小伙子是个独生子,他的和娘都是种地的庄稼人。由于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所以从小就舍不得让他干活。一来二去的,这个孩子就呆惯了,不愿干活了。偏偏这孩子长大后娶了个不会过日子的媳妇。头几年老两口健在时,小两口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几年之后,老两口去世了,这小两口坐吃山空,没几年就把父母给他们留下的八囤子存粮吃了个底朝天。

腊八粥

腊八粥

这一日,到了腊八。丈夫对媳妇说:“去舀点米做饭!”媳妇来到粮仓一看,个个囤子都是空空的。没办法,也不能不吃饭哪。于是媳妇只好拿起笤帚挨个囤子底扫。八个囤子底都扫完了,好歹扫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米粒,只够做一顿粥的。

从那以后,他俩就天天顶风冒雪出去要饭。转眼到了春天,该选种种地了。小两口扔了要饭的“乞丐瓢”,也像老辈人那样下力气种地干活,慢慢地日子又过好了。

日子虽好过了,但小两口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到了腊八这个日子,小两口一定要从各种米中抓出一把,掺在一起熬粥喝,为的是记住以前的教训。一来二去的,左邻右舍也给孩子们熬这种粥,讲这个故事,以启发后代要勤俭。于是,这种一到腊八就喝“腊八粥”的习俗流传下来了。

腊八粥三个字包括三个概念:腊是指节气、季节,表示进入了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八是数字,表示八种谷物;粥则是饮食的品种。

其实腊八粥不一定非得凑成八种谷物,多几种少几种也行。冬季里北方都有农闲“猫冬”的习俗,人们一般不出户外,一天只做两顿饭。粥既省米又暖和,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多种谷物掺在一起熬粥,也增加了其营养成分。腊八粥主要用高粱米、小米、大豆、江米、糜子、大米、麦米、饭豆等,这些谷物中有的含糖分高,有的含淀粉多,有的含脂肪酸,熬在一起使粥具备了养生、长寿、御寒的功能。腊八粥营养丰富、香糯可口,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如今,“腊八粥”不只是在腊八那天在民间的饭桌子上才能见到,就是平时,只要你到北方来,对主人说想喝腊八粥,主人就会热情地给他端上一碗,因为“腊八粥”已成为北方人经常食用的食物了。

来吧,到神秘的北方来,喝上一碗有独特风味的北方的腊八粥。

标签:腊八节
故事:腊八节的野史揭秘
声明:东北腊八粥由来的传说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