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王禹偁: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

王禹偁: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5-03 13:50:24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王禹偁 (954~1001 年), 字元之, 巨野 (今属山东) 人。 北宋文学家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七八岁时, 就能妙笔生花了, 写文章才华横溢。 当时郡里有个叫毕文简的官员, 平日爱惜人才, 礼贤下士, 听说王禹偁的名气后, 便来探访, 一试之下, 果然名不虚传。 毕文简于是邀请他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讲学。

毕家子弟自幼附庸风雅, 自以为才华出众, 见王禹偁出身贫寒, 衣衫不整, 难免不服。 毕文简为了教训儿子, 想出一个主意。 他知道王禹偁家以磨面为生, 就叫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以磨面为题做副对联

听到题目, 毕家子弟冥思苦想却始终不得要领, 如坐针毡, 而王禹偁略加思索, 便写出这副对联来。 毕文简读了, 不由惊叹:“经纶之才也!” 他的儿子也受到教训, 谦逊了许多, 他们一反常态,对王禹偁热情招待, 把自己的新衣冠赠给他, 把他当作亲近的朋友。

此联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作者借物言志, 把自己正直做人的人生理念表现得很是深刻。 “但取心中正”, 表面看是说磨盘中心的轴是直的, 而隐喻的意思是: 我立志堂堂正正做人, 心中保持浩然正气。 “无愁眼下迟”, 字面上对应上联, 则是说 (只要中轴是端正的) 粮食进入磨眼迟一些也不要紧, 而实际上在表示作者的感慨:(如果我行为端正, 腹有诗书, 胸怀大志) 眼下受些磨难又何妨呢!下联的 “眼下” 一语, 含义深刻, 更是令人称绝。

标签:对联
故事:对联的野史揭秘
声明:王禹偁: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