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故事 > 陈公弼三挫苏东坡

陈公弼三挫苏东坡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0-23 14:50:06

苏东坡到陕西凤翔府任签判时,很受知府宋选的赏识。因为苏东坡曾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列入优等,以府衙里的吏役都尊称他为苏贤良。大家叫顺了口,也就这样叫开了。

陈公弼一挫苏东坡

原知府升迁,来了新知府。新知府叫陈公弼,眉州青神人,五十多岁,个子不高,眼睛有点斜视,对下属十分严厉。

陈公弼上任的第二天,东坡入衙办事,有个衙役见了他,就热情地招呼:“苏贤良早!”不料却被陈公弼听见了,斥责衙役说:“小小一个签判,也敢妄称什么贤良!”命令把这个衙役责打四十大板,以警效尤。

东坡自然不服,争辩说:“卑职这个贤良是考取的,大人何必动怒而责打衙役呢!”

陈公弼一听,便对东坡说:“你娃娃还嫩,懂个啥!贤良虽是考来的,不过是个出身嘛。”东坡还想辩解几句,陈公弼厉声说:“让人当着你的上司称你为贤良,那你的上司又该称什么呢?你是签判,典领文书是你的职责。我上任后的上报文书,急待签发,你快去把文稿拟来。”

东坡心想,我这只笔就是欧阳学士也要让我三分,你让我写文稿,我正好让你见识见识。因此,很快拟好文稿,交了上去。东坡满以为陈公弼会惊叹他的文才,殊不知陈公弼一看便指责说:“写公文不是做文章,显才能,掷还重写!”

东坡感到很委屈,但陈公弼是长官,自己是僚属,只得重写了送上去。陈公弼看后,提起笔来,东改一句,西改一句,改得满纸乌黑,还要东坡重抄一遍再送去审。

陈公弼一挫苏东坡(剧照)

陈公弼一挫苏东坡(剧照)

东坡见了改稿很不高兴,便对送稿的人说:“这抄写的事,找书吏去!”

来人却说:“陈大人说,就要苏大人亲笔抄写,再拿去看。”

东坡气得双目圆睁,大声说:“我就是不抄,看这个糟老头咋个办!”

来人说:“我是奉命行事,抄不抄是你的事。”说完把文稿放在桌案上便走了。

东坡一气之下,把文稿扔到一边,关起门来睡大觉。后来王弗知道了,便来耐心地劝说。东坡这才勉强抄了公文,派人送了上去。这是陈公弼一挫苏东坡。

陈公弼二挫苏东坡

次日,陈公弼派人把东坡叫来,要他到各县去视察民情。

东坡下到各县,了解到当时实行的差役法,积久而弊病丛生,尤其是衙前役,害得百姓倾家荡产,他觉得非改革不可。回到凤翔,便写成书面意见,送交陈公弼,希望他转呈朝廷改革衙前役。可是意见书送上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东坡认为民之所疾,刻不容缓,便去催问。

开始答复是知道了,后来竟说知府大人回府休息去了,东坡憋着气登门求见,可是陈公弼就是不见他。东坡便守在门前等候。等了大半天,枯坐无聊,疲倦袭人,心愿难了,更觉烦恼。后来他曾写《假寐诗》来记述当时的情形。“谒人不得见,兀坐如枯枝”,“虽无性命忧,岂复忍须臾”,可见其心情的苦闷。

有一次,陈公弼召集会议,苏东坡赌气没去参加,被陈公弼罚铜八斤。苏东坡气不打一处来,恨死了这个陈公弼。这是陈公弼二挫苏东坡。

陈公弼三挫苏东坡

这次对东坡的折磨比前次恼火,前次是硬来,这次是软拖,拖得人有气无力。王弗劝他不要灰心失望,说凤翔府很快要开府会,还怕见不到陈知府,还怕有话没处说吗?东坡觉得王弗说的有理,在府会上发言倒是个很好的机会。

谁知到了开府会的这天,陈公弼却不让苏东坡参加。签判在知府衙门里是仅比知府低一级的官员,怎么不准参加会议呢?这件事对东坡的刺激更大,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苏东坡对陈公弼不关心民间疾苦、不依例行事的行为,痛心疾首地向当朝宰相韩琦上书,告了陈公弼一状。然后独自携酒出东门,到普门寺去散心。他一个人喝了不少闷酒,不免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便在普门寺题了一首诗:

花开酒美何言归,坐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思乡心与雁相随。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这是苏东坡在凤翔最难受的日子,虽有体贴入微的爱妻王弗相伴,还有天真活泼的小苏迈承欢膝前,仍不能解除苏东坡的烦恼,他对陈公弼十分怨恨。这是陈公弼三挫苏东坡。

陈公弼与苏东坡和好

不久,陈公弼在北山上修了一座凌虚台,派人来要东坡写一篇《凌虚台记》。东坡一听便说:“此文还是请知府写吧,写好后我来给他抄!”来人却说:“我可不敢去回陈大人的话,苏大人如有意见,就直接去谈吧!”来人走后,苏东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凌虚台

凌虚台

王弗劝他还是写,东坡却说:“我才不写呢,我才不愿为这糟老头捧场呢,更不愿我写的文章又让这个糟老头涂个大花脸!”王弗便说:“我劝你写,不是叫你低三下四地去为谁捧场,就看你怎样写。如果按古人借物以讽,匡君之恶,有何不可!”东坡心里一亮,点头道:“好,我写!”

东坡以“物之兴废不可得而知”立论,历数历代楼台之兴废,均不足以持久。何况人事之得失,忽然而来,忽然而去,更不能持久。只有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才能千古不朽!苏东坡借写凌虚台,浇心中块垒,写得淋漓流畅,十分痛快。第二天一早,便派人把《凌虚台记》给陈知府送去。

凌虚台落成时,陈公弼举行典礼,邀请地方官员和士绅参加,东坡也被邀请了。苏东坡登上凌虚台,见到陈公弼,便把头转开,根本不想给陈公弼打招呼。可陈公弼却主动站起来请他入座,亲自带他去看《凌虚台记》的刻石。

“东则秦穆公祈年橐泉,南则汉武长杨玉柞,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计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己哉。然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邱墟陇苗也,而况于此台欤?夫台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苏东坡见他写的原稿,竟一字未改地刻在碑上,感到十分意外。陈公弼问他刻得怎样?他只淡淡地答了一句“好。”

陈公弼便说:“感谢你以诗人的眼光,借物以讽来规劝我!你在逆境中还有勇气为民请命,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东坡意气未平,便答道:“我年幼无知,懂个啥!”

陈公弼笑道:“子瞻还在生我的气吗?过去我是见你少年高名,恃才傲物,有意苦其心智,增益其所不能,挫你傲气的。一个人不经过磨炼,是很难有成就的,你能理解我这番苦心吗?”

东坡听了,心中的气消了一半,但差役法的事究竟如何了呢?便问:“其实我倒无所谓,可是百姓苦于差役法,你为什么不管呢?”

陈公弼拿出上奏本章到京师取回的收据,说:“奏章我早已送朝廷,至今尚无消息,看来只有寄希望于你们年轻的一代了!”

苏东坡感动了,他望着陈公弼真诚的面容,问:“我能吗?”

陈公弼肯定地说:“能!”并赠以数言:

少年负盛名,颂声会毁人。
有意苦心志,增益其不能。
逆风无所惧,一心为黎民。
宦海多艰险,谨慎创前程。

从此,苏东坡和陈公弼成了一对忘年好友。

上一篇:大佛戏东坡

下一篇:林檎系裙

标签:苏轼
故事:苏轼的故事
声明:陈公弼三挫苏东坡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