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苏东坡为什么只考进士第二

苏东坡为什么只考进士第二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0-22 10:49:49

宋嘉祐二年(1057年)的新春正月,朝廷招考进士的春试开场了。试院门前红灯高悬,一对铜狮雄踞两旁,御林军紧守大门,戒备森严。巳时,钟鼓齐鸣,应试的举子们一个个既兴奋又紧张,各自奔入考座。只见高高的试台上,挂着一块大红牌,上书七个斗方黑字———“刑赏忠厚之至论”,这就是试题。

苏东坡入得考场,一见试题,便深知天子的用心和主考官的心意。思想的骏马顿时奔腾千里,从古到今,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到社会的现实……苏东坡很快构思成“仁政治国”的主题。握毫下笔,如行云流水,不一刻工夫便做完了试题。文章观点鲜明,学识渊博,文采高雅清新,当取第一,可放榜时却屈居第二,这是何故呢?

原来当时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副主考官是梅挚、范镇和编排评定官梅尧臣等。当梅尧臣看完苏东坡这篇仅用六百余字,便阐明了“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主题,立论宏远,论据有力的文章后,顿觉有“孟柯之风”,以为奇文,急忙呈送欧阳修。欧公接过一口气读完,不禁拍案叫绝:“言简意赅,雄辩滔滔,颇有真知灼见,当列第一。”说罢,提起朱笔就要点批。

欧阳修 剧照

欧阳修 剧照

忽然,他心中一闪,这文章莫非是我的门生曾巩所为?如选为第一,恐怕会招来议论和闲话。罢罢罢!于是,笔锋一转,批了两个朱红大字“第二”。

阅卷结束,启封一看,并非曾巩之文,乃苏轼之文。欧阳修后悔莫及,深感歉然。接着礼部进行复试,苏东坡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当时的元老重臣欧阳修、韩琦、富弼等都以国士之礼对待年轻的苏东坡。欧阳修在接到苏东坡的谢书后,曾对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可喜,可喜!”并预言说:“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我也!”

上一篇:伊尹当厨师

下一篇:泰山李斯碑

标签:苏轼
故事:苏轼的野史揭秘
声明:苏东坡为什么只考进士第二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