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孙权求和

孙权求和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2 16:42:12

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吴蜀荆襄之战以东吴全面胜利,西蜀彻底失败而告终。然而,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困兽犹斗,何况军事实力可与东吴匹敌的蜀国。吴蜀之间,下一场恶战势在难免。对于东吴来说,同样堪忧虑的是,孙权为移祸,将关羽首级送至洛阳,曹操识破此计,反为关羽雕造檀身厚葬。只待鹬蚌相斗,坐收渔利。若曹魏借吴蜀争斗之机袭吴,岂不两面受敌,大祸临头?

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危机,孙权主动向蜀求和。但西蜀不买这个账。

孙权看和蜀不成,便把注意力放到了魏国。恰逢曹操猝死,曹丕称帝,孙权一反当年抗曹的威严,派出使者主动称臣,并将于禁等魏国降蜀将领悉数送魏,表示出极为诚挚又非常屈辱的友好姿态。这一招果然起了作用。曹丕派使者到东吴,封孙权为吴王,并加“九锡”。东吴群臣百官纷纷劝谏孙权:主公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

孙权却说道:“昔沛公亦受项羽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耶?”———我孙权还不怕掉这个价,你们担什么心!于是接受了曹丕的封爵。孙权吃了曹丕这个“定心丸”,便部署兵力抵御刘备。他还怕曹丕关键时刻变卦,于是又派都尉赵咨晋京联络。据《江表传》载:“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群臣以为太过分,不同意给。孙权却说:“彼所求者,于我瓦石耳,孤何惜焉?彼在谅暗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于是“皆具以与之”。把这些宝物视若“瓦石”,未免有点阿Q精神。但东吴海军强大,对外开放开始得早,些许宝珍,不在话下。况用得其所,故“孤何惜焉”。

孙权求和是有原则的。

孙权求和

一是不能丧失国格。《三国演义》中说,派赵咨出使魏国,孙权交待:“但即此去,休要失了东吴气象。”事实证明赵咨确实不辱使命,不仅未失“东吴气象”,反使魏国君臣对东吴刮目相看。书中对曹丕会见赵咨的情景有一段非常生动的描写:

丕览表毕,遂问咨曰:“吴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奖毋乃太甚?”咨曰:“臣非过誉也。

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丕又问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孙权向魏国称臣,曹丕派使者邢贞到江东来封他为吴王。孙权出城迎侯,邢贞到达后面带骄傲的神色。张昭为此大怒。

徐盛也于当场表示出十分愤慨。他对同队的官员们说:“徐盛等不能奋勇献身,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攻取益州,而让自己的君主同邢贞订定盟约,不是太耻辱了吗!邢贞听后对随从们说:江东的武将文臣有如此表现,不是能长久顺从别人的啊!后来曹丕南下,眺望长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对方有人啊,还不能打他们的主意。东吴派赵咨出使,接魏使邢贞,所表现的不失“国格”、“气象”,使曹丕刮目相看,终不敢跨过长江一步。

二是不能丧失主权。向魏称臣、写表、进贡都可以,无非是打个报告,送些土特产,从根本上说无损于吴。但如果对方得寸进尺,那就绝对不行。曹丕怀疑孙权称臣的诚意,要求孙权把太子孙登送到许昌作人质,时称“质任子”。这样一来,东吴将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魏。关于“质任子”的问题,实际是曹丕在烫他老爸曹操的剩饭。早在新破袁绍后的建安七年,曹操就通知孙权送人质到许昌。周瑜认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孙权从其言,决定不送儿子去。这次曹丕重弹其父老调,孙权自然不会上当。

孙权在向西蜀的“求和”中也坚持了主权原则。刘备大兵压境,吴国马上求和。但求和不等于无条件投降,不是你说什么我就答应什么。《三国演义》说东吴派诸葛瑾到蜀国求和,并主动提出满足四个条件;一、送还孙夫人;二、“引渡”糜芳、士仁等降将;三、将荆州仍旧交还西蜀;四、与蜀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但史书上却无此记载。其一,诸葛瑾并未出使蜀国,吴国只是“遣书请和”———仅写了一封信,不过信确系诸葛瑾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少有余闲,博览书传,历观史籍,采其大旨,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丕曰:“朕欲伐吴可乎?”咨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丕曰:“吴畏魏乎?”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也?”丕曰:“东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魏宫一对,大长了东吴志气,使曹丕深为感叹。《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取材于《三国志·吴主传》及裴松之注引《吴书》中的有关情节。赵咨使魏,历史上确有其事。接着,孙权向魏国称臣,曹丕派使者邢贞到江东来封他为吴王。孙权出城迎侯,邢贞到达后面带骄傲的神色。张昭为此大怒。

徐盛也于当场表示出十分愤慨。他对同队的官员们说:“徐盛等不能奋勇献身,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攻取益州,而让自己的君主同邢贞订定盟约,不是太耻辱了吗!邢贞听后对随从们说:江东的武将文臣有如此表现,不是能长久顺从别人的啊!后来曹丕南下,眺望长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对方有人啊,还不能打他们的主意。东吴派赵咨出使,接魏使邢贞,所表现的不失“国格”、“气象”,使曹丕刮目相看,终不敢跨过长江一步。

二是不能丧失主权。向魏称臣、写表、进贡都可以,无非是打个报告,送些土特产,从根本上说无损于吴。但如果对方得寸进尺,那就绝对不行。曹丕怀疑孙权称臣的诚意,要求孙权把太子孙登送到许昌作人质,时称“质任子”。这样一来,东吴将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魏。关于“质任子”的问题,实际是曹丕在烫他老爸曹操的剩饭。早在新破袁绍后的建安七年,曹操就通知孙权送人质到许昌。周瑜认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孙权从其言,决定不送儿子去。这次曹丕重弹其父老调,孙权自然不会上当。

孙权在向西蜀的“求和”中也坚持了主权原则。刘备大兵压境,吴国马上求和。但求和不等于无条件投降,不是你说什么我就答应什么。《三国演义》说东吴派诸葛瑾到蜀国求和,并主动提出满足四个条件;一、送还孙夫人;二、“引渡”糜芳、士仁等降将;三、将荆州仍旧交还西蜀;四、与蜀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但史书上却无此记载。其一,诸葛瑾并未出使蜀国,吴国只是“遣书请和”———仅写了一封信,不过信确系诸葛瑾起草的。因为此时正值刘备盛怒,莫说诸葛瑾来,天王老子来求和也不会答应,因而只能通过书信探探口气。至于信的内容,只是劝刘备以大局为重,认清关羽和据传刚被曹丕害死的汉帝哪个大哪个小;荆州与天下哪个大哪个小;孙权与曹丕哪个应先攻,哪个应后攻。信中并未提所谓的四个条件。我以为孙权至少不会主动提出四个条件中的前三条,尤其是第三条。因为荆州是多年来孙权梦寐以求的一块风水宝地,袭取荆州给孙权解除了多年的一块心病。况且,当其时天下地盘谁占住算谁的,又没有“安理会”来仲裁,为什么要奉还。如孙权此时会奉还,当初也就不必袭取。

三是不搞一成不变。赵咨说孙权“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确系实话。向魏称臣,只不过是特殊形势下保存自己,避免腹背受敌的一种策略。从长远看真正的盟友还是西蜀。而一旦度过难关,照样与你曹丕皇帝小儿分庭抗礼。当曹丕还陶醉在与孙权“你我君臣关系已经确定”的良好感觉中的时候,孙权已命吕蒙击败蜀军,并派使者到白帝城与刘备套上了近乎。吴蜀联盟又破镜重圆,把曹丕晾到了一边。曹丕极为恼火,以致大动干戈。但为时已晚,孙权已站稳了脚跟,今非昔比了。曹丕也许是消极接受其父曹操赤壁大战的教训,竟再也不敢问津长江,而只会乘机捞些雀头香之类的小便宜,大便宜却给孙权占了。

孙权善于审时度势,搞有条件的妥协,使东吴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在这一点上,魏蜀则要逊色不少。曹魏总以超级大国自居,老子天下第一,终难与任何一方结成巩固同盟。

西蜀虽然高举“兴汉灭曹”的正义大旗,但又死板教条,“从一而终”,耻与曹魏为伍,东吴一旦翻脸,便成孤家寡国。由于弓拉得太紧,到曹丕登基,刘备想套套近乎,曹丕却不吃这一壶。陈寿在孙权传的尾评中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由此可见,屈身忍辱,实在是一个领导者在特殊形势下必须具备的特殊素质。

 

上一篇:孙权与酒

下一篇:孙权与张昭

标签:孙权
故事:孙权的野史揭秘
声明:孙权求和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