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栝楼的典故与功效

栝楼的典故与功效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28 09:24:05

栝楼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连续出现两起奇药事件,其中之一就是在海宁园花镇祝去非的庭院前,发现一巨大栝楼。传说该庭院前 ,每晚有白光出现 ,持续月余, 家人奇怪, 挖开看时, 发现有一人形植物,重六七十斤,头面臂股依稀可辨,但手指脚趾分不清楚 ,胯中有葫芦一枚,这葫芦就是栝楼根———天花粉, 可惜被人挖出,在药店中零星割裂卖了。近几十年来,这类奇药事件屡有发生,四川平昌县就发现一株百年栝楼, 经人们精心培植,越长越茂盛, 主根茎长达 50 余米, 密集的藤叶遮挡面积达100 平方米 ,每年摘栝楼可达 500 余枚 ,约 200 余斤,实属罕见。

栝楼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即有记载,始称“果裸”,至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又名“王菩”, 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中才称为栝楼 ,又叫地楼,为“中品”之药。据考, 栝楼即“果裸”二字音转而来 ,最后 ,“愈转失其真”, 变成了今人处方中常写的“瓜蒌”了。古人还有认为“圆者为瓜,长者为楼”,或曰“栝圆黄皮厚蒂小,楼则形长赤皮蒂粗”,实则无需细分。

栝楼

栝楼

栝楼属葫芦科植物,其根、茎叶、果皮、种子皆可入药, 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主产地在山东、安徽、河南。每年七月开花,霜降至立冬果实成熟,果实表面开始有白粉,并变淡黄色时即可采收,不可弄破皮壳,否则易生虫发霉, 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约 2 个月左右即可使用。考究者再用软纸逐个包裹,以保持色泽。药用以个大、不破、色澄黄、糖味浓者为佳。古人用栝楼,本无皮及子仁分用之例,仲景书以枚计,不以分量计 ,是其确证。

李时珍《本草纲目》用栝楼之方极多,全用者十之八九,后来才有医家将其皮、仁、子分别应用。栝楼子色绿多脂,形如丝瓜子,约含 26%的脂肪油 ,所以 ,古代老百姓有用栝楼子炒干后捣烂, 水熬取油以点灯。近代名医张山雷曾讲过一则趣事:以前的药店里常备有瓜蒌子与栝楼子两种 ,栝楼子有斑驳纹,外形与瓜蒌子迥异。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某镇台家人服药,医方中有栝楼子,药店就配给有斑驳纹的那一种 ,而某镇台见到配方后,认为错配了,就跑到药店去查问,药店老板说:“栝楼子与瓜蒌子是两样东西,不是一物,按处方所写,应该配给有斑驳纹的栝楼子,没有配错。”某镇台就反问道:“如果处方写栝楼根, 你们药店如何发药 ?”老板说:“就配给天花粉。”于是, 某镇台就说药店老板故意欺人,告状到县衙,结果店主被笞责 200 板。从此以后 ,药店再也不存在有斑驳纹的“栝楼子”了。

元代名医朱丹溪在其《本草衍义补遗》中甚赞栝楼 ,誉之为“治嗽之要药也”。从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看,其所治之嗽以痰热咳嗽为佳 ,因栝楼味甘性寒,故能甘寒清润,功在润肺化痰 ,故凡上焦郁热 ,痰火咳嗽,痰稠咯之不爽等证,用之能润燥清热以稀释稠痰。如《宣明方》独用栝楼实一物,治小儿痰喘。《药品化义》盛夸其功,认为“郁痰浊,老痰胶,食痰粘,顽痰韧 ,皆滞于内,不得升降,借其滑润之力,以涤膈垢腻 ,则痰消气降, 胸宽嗽宁,无不奏效。”但栝楼绝非痰咳皆治,明清年间医家刘若金讲得好:“若用于寒痰,湿痰 ,气虚所结之痰 ,饮食积聚之痰,皆无益而有害也。”

栝楼

栝楼

栝楼的作用与功效

栝楼不仅仅止咳, 其用途颇广。例如, 栝楼可用于治疗乳痈,常与穿山甲配伍,若再加入蒲公英更妙。《本草便读》还说:“一切肺痈、肠痈、乳痈之属于火者,尤为相宜。”又因栝楼有润肠通便之力 ,故治疗肠燥便秘亦验,可用于老年或病后大便干结。

治疗急性胃炎,上腹部痞塞作痛者,可用栝楼同黄连、半夏配伍。

治疗胁痛可与丝瓜络、枳壳合用。

据古籍介绍,栝楼还有美容的作用。《鸡肋编》载 :“燕地女子,冬月用苦蒌涂面,谓之佛妆, 但皆傅而不洗 ,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

栝楼实一名天瓜,其根名天瓜粉, 后人讹瓜为花,遂呼之为天花粉,沿用既久,也习以为常了。虽然我国大部地区均有所产,但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其特点是色洁白,粉性足,质细软。栝楼根中含有大量淀粉 ,古人常以秋冬采根,去皮寸切,水浸 ,逐日换水,四五日后取出,捣为浆末,以绢滤其细浆粉 ,候干为粉末,这就是以根作粉法,所得天花粉洁白如雪,故又有“瑞雪”之名。用这种天花粉煮成的稀粥 ,名“天花粉粥”,早在唐·孙思邈《千金方》及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均有记载,可谓是一种上乘的清热生津止渴的饮料,适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多饮 ,肺热干咳之证。

代表方剂如小儿止嗽金丹,其功能以润肺清热,止嗽化痰为主。临床主治内热发烧,咳嗽黄痰 ,口舌干燥,腹满便秘 ,久嗽痰盛等症。

标签:中药典故
故事:
声明:栝楼的典故与功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